最近比較火的一本小說《攪渾大清》,主角是李祥康熙,主要講述了:眾人聞聽一向寬仁的康熙放出如此狠話,心下俱是一驚,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再不敢出聲。只有老八一路膝行過來,爬到康熙面前,“梆”的一聲,重重以頭扣地,泣聲說道:“皇阿瑪息怒,千錯萬錯都是兒子的錯。是兒子逞強…
《攪渾大清》免費試讀第16章 八爺黨的全新職業規劃
眾人聞聽一向寬仁的康熙放出如此狠話,心下俱是一驚,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再不敢出聲。
只有老八一路膝行過來,爬到康熙面前,“梆”的一聲,重重以頭扣地,泣聲說道:“皇阿瑪息怒,千錯萬錯都是兒子的錯。是兒子逞強好勝,不知進退,弄出了諸多事端,連累了大家,您要罰就罰兒子吧。”
“兒子認罪!”老九見情形發展至此,也知道這時候再不站出來,以後就別想在這些兄弟中間混了。
他早就嫌後背的荊條扎的慌,偷偷的把自己的雙手解開,把那捆荊條卸了下來。當下舉著,雙手捧過頭頂,奉到康熙身前:“兒子任憑皇阿瑪處罰,只求皇阿瑪稍息雷霆之怒。”
康熙沒有伸手去拿老九胤禟的荊條,他開口道:“你以為朕還會大事化小,抽你一頓了事嗎?今天朕就讓你們真正見識一下,什麼叫雷霆之怒。”
“李德全!”
“奴才在”
“去,把胤禟的辮子給我剃了”
“啊?!扎——”
李德全應聲答應。只見他從懷裡掏出一個小荷包,從荷包裡又拿出一把摺疊的剃刀,一展開,豁!刀鋒磨得鋥亮。
眾阿哥都看傻了,不是,哪個正經太監隨身帶著把剃刀啊!
李德全出宮時還納悶,為啥康熙專門叮囑他帶著剃刀,現下才明白,別看康熙看起來好像被這幫阿哥氣糊塗了,其實從頭到尾都按照計劃來的,清醒著呢!當下不敢遲疑,操著早上專門磨了好幾遍的剃刀,走向正舉著荊條,張著大嘴的老九。
今天這意外太多了,一波接一波的,沒完沒了,大家都麻了,眼睜睜的看著李德全按住老九的頭,開口道:“這剃刀早上剛磨的,鋒利著呢,九爺您可別掙扎!”
只見李德全手起刀落,刷刷刷,兩下就把老九那條三尺來長,梳理得一根亂髮沒有,又是塗油,又是噴香的大黑辮子給割了下來。
老九隻覺得頭上一鬆,沒了辮子,剩下的頭髮立時散開,變成了陰陽蘑菇頭。他又怕又羞,覺得皇阿瑪怎麼這麼不講情面,又覺得自己今天真是出盡了洋相,這輩子都沒臉見人了,眼淚止不住的淌下來。
眾人見他袒胸露乳,涕泗橫流,又頂著個陰陽蘑菇頭,既滑稽又可憐,想笑又不敢笑,想安慰又覺得他實在活該,紛紛低下頭,遮掩自己的扭成麻花的表情。
從清朝入關頒佈《剃髮令》開始,第一個割了辮子的,居然是堂堂的皇子。這樣做,單單為了羞辱胤禟嗎?張廷玉看不明白局面,緊守著自己“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做官箴言,決定今天就算康熙把自己辮子剪了,他也絕不說話。這一家人,沒一個正常的。
“還留著其餘的頭髮作甚,都剃了,一根不剩!”康熙見李德全要收剃刀,又命令道。
李德全趕忙答應,又開始剃那半邊頭。滿人留的陰陽頭,前面要剃光,他平日在宮裡,總給康熙剃前面那半頭,手藝嫻熟著呢。當下跟刮西瓜皮似的,沿著胤禟的後腦勺,一道一道刮下來,胤禟的半邊蘑菇頭變成了徹底的光頭,腦門鋥亮,腦勺趣青。
李德全仔細打量著自己的手藝,不錯,比剛才看著順眼多了。只是現在這場面找不到手巾,若是再蓋上手巾敷一下,讓剛剃過的頭皮不會火辣辣的疼,這手續就齊全了
眼見老九成了光頭,康熙接著開口道:“你的一切都是朕給的,你不知為朕分憂,反而肆行貪墨。貪了朕一千零七十萬兩銀子。”
“朕的錢!朕的錢!”他面目猙獰的嘶吼道:“你全都給朕還回來,一毫一釐也不準少。”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朕今天都給你收回來。你以後改名,不叫胤禟,叫賽斯黑!”
“不準哭!再哭,把你姓也改了!”
胤禟剛才哭的眼淚跟水龍頭似的,現在又拼命往回忍,一來一去被激的打起了哽兒,一抽一抽的聳著肩。
“朕看你這十年來又是江南經商,又是江北販金的,路子挺花啊!大清國太小,耽誤了你施展拳腳。你不是一直喜歡西洋玩意,還會說洋文嗎?你去廣東,去海外,去賺那幫洋鬼子的錢吧!”
康熙前世就覺得,像老九這種愛財如命,喜歡西洋文化,又心狠手辣的人,簡直是無良大資本家的經典雛形,不去和時下那些半強盜、半商人的海外殖民者們廝殺,實在太可惜了。如今就讓他離開京城這個旋渦,去施展所長。他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真實意圖藏在這些虛虛實實,半真半假的話中。
譬如這派老九去海外經商,自然不是單獨為了他。更長遠的考量是,商路一但打通,必然會有海量的財富湧入。有老九在,這些銀子的一部分就會成為八爺黨源源不斷的政治資金,而八爺黨也會因此成為開海禁、通商路的忠實擁蠹。你們八爺黨不是沒有長遠的政治目標、共同的政治利益嗎?我現在就給你們送一個。
大清是註定要亡的,但不能陷入又一個王朝輪迴的怪圈。他要做的,就是從頂層佈局,從基層著手,堅持唯物史觀,解放發展大清生產力。等到資本的力量壯大到可以碾碎封建的力量,後面再多聖君賢臣也救不回大清了,他就可以安心閉眼了。
康熙早就想好了,不是要九龍奪嫡嗎?好!使勁折騰!不折騰也抓不住你們的痛腳,讓你們為我所用。他前世一慣信奉,施恩不如要挾。恩情很容易被忘記,威脅卻永遠都記在心上。
康熙接著加碼道:“你的名字,還有你的頭髮,什麼時候把錢還清了,什麼時候再改過來。”光威脅也不行,還要給點希望。
可眼下有人看不下去了,老五胤祺是個老實人,他自幼在皇太后膝下長大,老太太正宗蒙古人,一句漢話不會說,連帶著老五胤祺長這麼大,漢字還認不全,漢話也說不利索。
老五開口道:“皇阿瑪……九弟少、少年不……懂事…,可他到底是個皇子,不能……羞辱。士可殺……而……不可日!”
眾人愣了一下,才想到他把“辱”錯記成了“日”,都低下了頭,摳磚縫兒忍笑。
康熙也拼命忍笑,這愛新覺羅一家,他真是服了,總有能力把嚴肅的場面整成鬧劇。
老八也回過神來,趕緊求情說:“九弟有錯認罰,只求皇阿瑪能顧念父子之情,給他條活路。”他抬頭看了眼此時已經癱坐在地上的老九,心想,早晚都要被罰,與其被康熙這樣揪著凌辱,不如自己主動請罰。於是開口道:“九弟的錢,我也有份,我願意跟著一起受罰。”
康熙笑道:“好啊,那老八你就跟著一起還錢。還有老十,今天上躥下跳、言行無狀、辱罵兄弟,實在可惡。你既然護著老九,也幫他一起還錢。”
他壞笑道:“老十你這市井髒話一套一套的,朕看你在衙門裡當差也是用錯了地方,你就去前門大街擺攤吧。正好把老九進來的西洋玩意,你全都吆喝賣出去。什麼時候錢還完了,什麼時候收攤!”
小說《攪渾大清》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