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李祥康熙的小說《偷樑換柱》是近期不可多得的佳作,書荒的小夥伴不要錯過,主要講述了:接下來幾天,在老十三被老四忽悠的暈頭轉向時,康熙正忙著打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康熙覺著自己上輩子連馬都沒騎過,這輩子自己為大清的未來殫精竭慮,發動幾千人幫自己打獵過…
《偷樑換柱》免費試讀第42章 小蝌蚪找媽媽的連鎖反應
接下來幾天,在老十三被老四忽悠的暈頭轉向時,康熙正忙著打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康熙覺著自己上輩子連馬都沒騎過,這輩子自己為大清的未來殫精竭慮,發動幾千人幫自己打獵過過癮,不算過分吧!
康熙的便宜兒子們前幾天為了爭玉如意,在圍場上使盡渾身解數。如今為了日後獲得更多資源,更是拼盡全力的幫忙圍獵,以討好康熙。
老大帶兵在北面,老十四帶兵在南面、老十帶兵在東面,三路人馬將圍場的三面團團圍住,然後再不斷縮小包圍圈,把獵物都驅趕到康熙這路人馬所在的西面。
康熙只需要等在那裡,看著數不清的獵物不斷向自己跑來,然後張弓搭箭,百發百中。如果獵物繞過自己跑到身後,不用擔心,太子、老三、老四和老八還帶著人馬在身後守著呢,把跑出去的獵物再趕回來。難怪老康熙能創下一天射殺三百一十隻獵物的記錄,這麼個狩獵方式,考驗的不是眼力,而是臂力。只要能拉動弓,閉著眼睛都能射中。
康熙左右開弓,玩得不亦樂乎。突然兼任理藩院尚書的馬齊來報,土謝圖汗部新任汗王敦多布多爾濟與恪靖公主緊急求見。
康熙以為是準格爾部入侵的事情,只得暫停圍獵,去見這對便宜女兒、女婿。是的,敦多布多爾濟娶了康熙的六女兒和碩恪靖公主。
敦多布多爾濟見到康熙就開始哭:“尊敬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我一直牢記祖父察琿多爾濟的教誨,將多倫會盟的誓言銘刻在心上。我土謝圖汗部永遠忠於大清。”
康熙一臉問號,無事獻殷勤,好好的,為啥突然來表忠心。他還以為是準格爾的事情,安慰道:“如今阿拉布坦雖然聲勢浩大,但朕已加派兵馬增援西寧將軍,車臣汗部的危機不日就將解除,朕不會允許準格爾進入土謝圖汗部的,你不用擔心。”
康熙知道,雖然現在收到了準格爾部入侵的消息,但並不嚴重,很快就會被駐防軍隊打退。真正需要清朝中央調兵去打,是要一直等到康熙五十六年,阿拉布坦部進軍西藏,直取拉薩,震驚朝野。老十四受封大將軍王,帶兵西征。
“恩赫阿木古朗汗的天威,草原無人不臣服。若是我的部族有什麼錯失的地方,還請大汗指明,我們也好及時改正。”敦多布多爾濟委屈巴巴的抹眼淚道。
恪靖公主在旁邊,見丈夫如此惺惺作態,康熙還是一臉疑惑,終於確定康熙與此事無關,放心的開口說道:“皇阿瑪,十三弟近日頻頻造訪土謝圖汗部。我們夫妻問他原因,他又語焉不詳,只是東拉西扯、左顧右盼的打聽部落中事。”
老十三、土謝圖汗部,康熙終於把事情串起來了,肯定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去小蝌蚪找媽媽了,又礙於康熙將此事列為秘密的命令,不敢說明。把這位新任汗王嚇得夠嗆,以為是朝廷對自己的部落有什麼想法,讓十三皇子來做先鋒試探。
“你們夫妻不必擔心,老十三是想去找你的姑姑寶日龍梅。朕和她有一段往事,你們小一輩的不知道。若是老十三再去找你們,把寶日龍梅的近況委婉告訴他就行。其餘的,不必理會。”唉,又要幫老康熙背情債。
恪靖公主沒想到這次陪老公過來還有意外收穫,挖出了老爹康熙的一段秘密情史。這寶日龍梅公主她聽說過,早已出家,不問世事,她嫁到土謝圖部這麼久,也就見過一面,沒什麼印象。看來此次回去要專門造訪了。
夫妻兩個行禮告別,康熙也陷入沉思。
為何老康熙要對老十三胤祥的身世三緘其口,因為這喀爾喀蒙古和土謝圖汗部與大清的關係實在是麻煩。想要講清楚,還得從元朝開始追溯。
話說元末明初,明朝雖然推翻了元朝,將蒙古人趕出中原,但直到洪武二十年的捕魚兒海之戰,才算將北元朝廷徹底打垮。原本聚集在大元旗幟下的蒙古人分裂為韃靼部和瓦剌部。
元朝是打垮了,但元朝的疆域太龐大了,尤其是漢人聚居區以外的土地,明朝沒有辦法完整繼承。就算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可對於瓦剌和韃靼,也只能打退而無法佔領征服。
到了清朝,對於明朝實佔領土之外的、原屬於元朝的土地,統稱為蒙古。
這時期蒙古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漠南蒙古(內蒙古):大致相當於明朝的韃靼;漠西蒙古(西蒙古):大致相當於明朝的瓦剌;漠北蒙古(外蒙古):和明朝之間還隔著內蒙古,這外蒙古,又稱為喀爾喀蒙古,也就是老十三母親土謝圖汗部之所在。
蒙古原本按照部落來劃分治理,清朝將蒙古舊制與滿洲八旗制度結合,推行盟旗制度來治理。
內蒙古十六部被分為四十九旗,皇太極時將內蒙古納入清朝,內蒙古尊清朝皇帝為大汗。皇太極是博格達徹辰汗,康熙是恩赫阿木古朗汗。
外蒙古三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札薩克圖汗部)在康熙以前,一直對清朝若即若離。直到康熙三十年,因外蒙古內鬥,引來沙俄和西蒙古準格爾部趁亂入侵,康熙召集內外蒙古,於元朝三京之一的上都多倫舉辦會盟,平息了外蒙古內鬥,後又出兵擊退沙俄,平叛西蒙古準格爾部,才讓外蒙古徹底臣服,也對其採用了盟旗制度,分為八十二旗,將外蒙古正式納入清朝。喀爾喀蒙古被清朝視為抵抗沙俄的北面長城。
西蒙古四部(準格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大致包括今天的新疆、青海、西藏一帶,一直在清朝和沙俄之間反覆橫跳,自立汗國。不管是康熙親征平定的準格爾部噶爾丹叛亂,還是後來雍正派年羹堯去平定的和碩特部羅布藏丹津叛亂,都是屬於西蒙古的叛亂。西蒙古直到乾隆時期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才徹底納入清朝。
小說《偷樑換柱》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