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說請堡宗赴死,盛世由我來造推薦大家閱讀,本小說主角是朱祁鈺楊俊,主要講述了:很久不寫感言了,有很多心裡話,今天就嘮叨幾句。其實《皇兄》這本書和《戰神》雖然是同一個時間線,但是內容和風格完全不同。《戰神》是爽文,主線是攀科技,一路碾壓,沒有太多的彎彎繞繞。《皇兄》這本書完全放棄…
《請堡宗赴死,盛世由我來造》免費試讀番外1:夜不收
很久不寫感言了,有很多心裡話,今天就嘮叨幾句。
其實《皇兄》這本書和《戰神》雖然是同一個時間線,但是內容和風格完全不同。
《戰神》是爽文,主線是攀科技,一路碾壓,沒有太多的彎彎繞繞。
《皇兄》這本書完全放棄爽文套路,而是以權謀為主,後期可能會加一些科技樹進去,但不會太多,在具體細節的處理上,除了主角部分,以及主角干預程度較高的部分,其他的都是按照歷史事實進行的。
從10萬字的數據成績來看,《皇兄》比《戰神》差很多,可以提前宣佈,本次創新嘗試失敗。
但是,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堅持寫完,積累經驗,再接再厲。
下面說迴文中的夜不收,這個軍種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不是我瞎編的。
明朝方面“哨探夜不收”只存在於邊防哨所,是專門進行境外偵查的兵種,前中期針對蒙古諸部,後期針對女真。
而且這個兵種很苦逼,乾的是最危險的工作,待遇很一般,動不動還欠餉,去執行任務的時候,只要被敵人發現,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
土木堡之後,夜不收去營救朱祁鎮,也是真實發生的。
朱祁鎮身邊一直跟著一個錦衣衛,就是袁彬,回京之後,袁彬根據回憶寫了本書,叫做《北征事蹟》,其中記載了這麼一段:
在土木堡之變後,也先挾持朱祁鎮來到大同城下,要求守將郭登開門迎接,郭登一邊虛與委蛇,一邊暗中組織營救方案,所考慮使用的正是夜不收力量。
攻城前夜,夜不收就成功滲透進了瓦剌營地的核心,並聯絡上了袁彬,密稱:“今夜有五個夜不收來,密請爺爺石佛寺去,待他尋不見時,便乘間入城去。”
可見夜不收的計劃是比較周密的,先把朱祁鎮帶到城外不遠的石佛寺,等到瓦剌尋英宗不見造成混亂時,趁亂帶朱祁鎮入城。
朱祁鎮的回答是: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時不曾死,我命在天,若萬一不虞,如何好?
看得出來,這個皇帝是真的怕死,寧可在瓦剌營地當俘虜,也不願跟著自己的士兵逃走。
再說兩句孫太后:
這個女人就是大明風華里的孫若薇。
歷史上孫太后是出了名的“妖后”,大明風華給她當主角,洗白了,不過,這個女人曾經掌握大權是真的。
朱瞻基死的早,後宮嬪妃被孫若薇大筆一揮,全給殉了。
只留下三個人,孫若薇自己,廢后胡善祥,還有就是朱祁鈺的生母吳氏。
孫若薇留下胡氏和吳氏,不是慈悲,而是她殉不掉。
胡善祥當過皇后,哪怕被廢了,也是皇后,吳氏有兒子,按照法理,這倆人不能殉葬。
不國,胡善祥早已沒有任何威望,吳氏連皇宮都進不去,根本沒能力和自己爭權,其他嬪妃殉的乾乾淨淨,於是,後宮大權就全都掌握在孫若薇手裡。
這一手是跟她婆婆張氏學的,張氏也是在仁宗皇帝去世的時候,把後宮全殉了。
朱祁鎮這時候還沒有成年,一開始是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掌權,隨著張氏和三楊死的死,退的退,權力落在孫若薇手中,朱祁鎮仍然是個擺設。
這裡再插一句題外話,朱祁鎮復辟之後,臨死前宣佈廢除殉葬制,其真正原因可能不是什麼仁慈,而是防止後宮一家獨大,進而控制朝政。
再說回本文,土木堡之後,朱祁鈺只是趕鴨子上架的傀儡,沒有任何實權。
現在主角開了天眼,知道了後世的劇情走向,卻也只是僅此而已,想要奪權,就要培植勢力,苟起來發育,等到合適的機會,直接一波翻盤。
而現在,時機來臨了!
小說《請堡宗赴死,盛世由我來造》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