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秦之烽火九州》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歷史軍事文,這本小說的作者是佚名,主角是秦霄岑曦。主要講述了:秦霄細細打量著廖思源,似乎也沒有發現他身上有什麼出奇之處,遍尋記憶更是找不出此人的信息。迫於無奈,秦霄轉過頭輕聲問丞相:“這廖思源是何人?為何我大秦百官如此懼怕此人?”丞相梁啟文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
《大秦之烽火九州》精彩章節試讀
秦霄細細打量著廖思源,似乎也沒有發現他身上有什麼出奇之處,遍尋記憶更是找不出此人的信息。
迫於無奈,秦霄轉過頭輕聲問丞相:“這廖思源是何人?為何我大秦百官如此懼怕此人?”
丞相梁啟文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秦霄總是在一些地方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他都有些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說秦霄好。
梁啟文說道:“回殿下的話,這廖思源乃是大成國中最為著名的儒學大師,其通曉四書五經六藝,在參與科考的時候更是連中三元,大成百姓公認的儒學第一人。”
“哦,原來如此,看來是一號不小的人物嘛。”秦霄點了點頭。
雖然現在九州大地並未一統,但是想要在科考中連續三次都拔得頭籌,即便算上人脈關係的情況下,沒有絕對的實力也是基本不可能辦到的。
而且秦霄從大秦官員那害怕的眼神,以及大成使團閃爍著星光的眼神就能夠推斷出,梁啟文所說的話甚至都有些保守了。
“何止不小啊,殿下。”梁啟文苦笑著說道,“這廖思源自從考上狀元以來,便一直跟著他們朝中的老丞相,如今官至柱國,說是老丞相的接班人一點也不為過。”
“既然如此,那就是一號大人物唄。”秦霄自信地笑了,背靠著華夏五千年文化底蘊,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可害怕的。
“殿下可真樂觀……”梁啟文答道。
就在兩人閒聊的時候,廖思源也來到了崇光殿的正中央。
他高聲喝道:“大秦帝國派出何人前來應戰?”
“雖然這麼說有些冒犯,但既然老夫已經來了,那麼就不會再敗!”
“而且為了不浪費大家的時間,儘快結束這一場比試,你們有能力的人一起上,其實我也不是可以接受的。”
彷彿是為了響應廖思源的話一般,大成使團眾人頓時大笑起來,雜亂無章地傳出讓大秦早些投降,好讓他們早點回去成都的聲音。
而與之相對應的,大秦百官被激起了滿腔怒火,明明上一輪是大秦勝了,結果現在敗方還敢如此狂妄。
他們群情激憤,紛紛上表秦皇,要求出場應戰,但秦皇並沒有理會他們的請求,而是把目光投到了秦霄的身上。
“哦?原來還是車輪戰的形式啊。”
此時的秦霄正饒有興致地望著正在大放厥詞的廖思源,就像是在看一場正在上演的好戲一樣。
“看來殿下剛才是真的睡著了啊……”梁啟文的臉都快擰成一團了。
“那怎麼了,要怪就怪公孫羽的長篇大論,實在是太無聊了。”秦霄攤手。
“話說殿下,陛下現在正在看您,您不打算上場嗎?”梁啟文注意到了秦皇的視線,低聲提醒道。
“不是車輪戰嗎?不急,讓我先看看此人的深淺再說。”秦霄笑道。
倒也不是秦霄怯戰了,而是在對面沒有暴露出自己的水平之前,秦霄實在不願意浪費那些華夏最頂尖的詩詞,去讓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
但是秦霄打算讓人先試試廖思源的深淺,廖思源可沒有這麼打算的意思。
廖思源見秦皇的目光都放在秦霄自己,便主動向秦霄說道:“老夫沒有記錯的話,前段時間擊敗了公孫殿下的人,就是太子殿下您吧?”
秦霄站起來一拱手:“正是,不知廖前輩找晚輩有何要緊事情?”
廖思源笑道:“太子殿下莫非沒有注意到,秦皇陛下已經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你不出戰的話,大秦是否要直接認輸啊?”
“哦?”秦霄望了一眼秦皇,還有秦威秦恆等人,發現他們一言不發,也不知真的在等著自己出戰,還是等著自己出糗。
但此時的秦霄已經是被架在懸崖邊上的狀態了,別看剛才大秦百官還群情激憤,如果自己現在認慫不上的話,興許下一秒裡面便會出現喊投降的人。
“行,既然我大秦無人出戰,那就讓我來吧。”
秦霄有些無奈地走到了崇光殿中央,與廖思源只有不到三尺的距離。
“既然雙方的出戰人員已定,那麼便以抽籤的形式決定接下來比試的詞牌名!”
公孫羽一拍手,數名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的侍女接二連三地端著托盤,跪倒在秦皇的面前。
“這每一塊竹牌背面都刻著一個詞牌名,選中之後,便以該詞牌名一決高下。為了公平起見,請秦皇陛下來抽籤吧?”公孫羽抬手示意。
秦皇點了點頭,思索了一會之後,指向了當中的一塊竹牌。
“詞牌名:臨江仙!”侍女掀開竹牌後大聲宣佈。
“臨江仙?這個詞牌的詞可不好作!不知太子殿下能否應對得來!”
“哈哈哈哈哈!這次大秦輸定了!這可是廖大人所最擅長的詞牌之一,哪怕是讓廖大人七步成詞,恐怕也不成問題!”
有人歡喜有人愁,當詞牌名宣佈之後,大秦這邊的士氣顯得更加低落了。
因為詞的要求極高,每一個詞牌都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且對平仄、聲韻極其嚴格。
但凡有一個些微差錯,都很可能會使得整首詞變成廢品,故而他們都在祈禱,能來一個平易近人的詞牌,但臨江仙並不在此列。
“作詞的時間為一炷香,當香燃盡之前,兩位必須將自己所作之詞謄寫在宣紙之上,若在香燃盡之時,未能將詞寫完,那麼就算直接敗北。”
公孫羽高聲宣佈的同時,也把香給點燃。
秦霄吸了吸鼻子,這不就跟先前與陳建堂那小子比試的時候差不多嘛,看來這大成把自己放得那麼高,這比試的方式也沒有高明多少。
秦霄打了個哈欠,來到了宣紙前,思籌著要用哪一首詞好,是蘇軾的,還是李煜、納蘭性德的詞好呢?
這太多詩詞可以用,也的確是一件無比煩惱的事情。
而就在秦霄猶豫的時候,對面忽然傳來了廖思源聲音:“我詞已成,不知太子殿下是否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秦霄萬分鄙夷地望了廖思源一眼,快就是一件好事了嗎?
怎麼看起來都五十多歲的人了,還跟陳建堂那十多歲的小年輕一樣,這般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