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新書天機神道主角是雷俊許元貞,主要講述了:這一關,非常重要。過不去,不說渡劫失敗一類,只說壽命問題,三重天修士和二重天時一樣,都最多隻有二百歲。過得去,成就四重天元符境界,修士壽數便將增長到四百歲。壽命更長不說,黃金修煉窗口期也將相應提高到一…
這一關,非常重要。
過不去,不說渡劫失敗一類,只說壽命問題,三重天修士和二重天時一樣,都最多隻有二百歲。
過得去,成就四重天元符境界,修士壽數便將增長到四百歲。
壽命更長不說,黃金修煉窗口期也將相應提高到一百年。
對雷俊、夏清等尚年輕的修士來說,就意味著他們有更多機會繼續向上攀登。
而且從三重天到四重天境界,修士個人實力也會有極大的增長。
道家符籙派稱四重天為元符境界。
對應道家丹鼎派修行,是結內丹,對應肉身煉體武夫修行,是抱血成丸,對應儒家詠誦一脈,是一顆詩心,在儒家經學修行,是修成文膽……
自古以來,不管是哪一門傳承哪一種修行路數,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關。
這個世界的修行界約定俗成,將第一重天到第三重天稱為下三天,第四重天到第六重天稱為中三天,第七重天到第九重天稱為上三天。
道家符籙派修士修成自己的元符,代表他告別下三天,步入中三天修士的行列。
兩人聊幾句,正準備道別之際,有個中年道士經過:“夏師侄,雷師侄,這次辛苦你們了。”
雷俊二人齊聲道:“鍾長老太客氣了。”
對方是天虛派長老,著一身深紅道袍,已然是位授籙道長。
“雖然這幾天黃天道妖人一直沒有出現,但大家還是不能放鬆警惕。”鍾長老告誡道。
雷俊、夏清都點頭應是。
夏清問道:“鍾長老,龍虎山那邊,也沒有黃天道妖人的蹤跡?”
鍾長老搖頭:“沒接到消息,大家都奇怪那群外道妖人這次居然不趁火打劫?
越是這樣,他們越可能有更深更危險的圖謀,我們當時刻戒備。”
他又勉勵雷俊二人幾句,然後離開。
雷俊也同夏清告別:“此劫之後,預祝夏師姐成功授籙,名列天曹。”
對方和他一樣身著杏黃道袍,都還是傳度弟子身份。
一般而言,三重天法壇境界的傳度弟子,經過多重考核,就有了申請授籙的資格。
只是不同於傳度,禮儀傳統上授籙大典都是天師親自主持。
當代天師一直閉關的情況下,夏清等一批夠資格的傳度弟子已經等了幾年了。
“雖然本派一時間經歷些風雨,但我相信,很快就能雨過天晴。”
夏清臉上也出現少許笑容:“以雷師弟你的進步速度之快,相信也要不了多久也可以參加授籙了。”
雷俊:“借師姐吉言。”
值夜的夏清回去休息,雷俊則開始新一天的巡山。
他先走兩遍既定巡邏路線,確定沒有異常後,再次前往自己在意的九州嶺。
九州嶺的天虛川河源,外表看上去,仍無變化。
但雷俊通過避水金瞳偵測,確定河底有異動!
觀察左右見無他人,雷俊驅動避水金瞳,分開湍急河水,深入水底河床。
山間河川發源之處,水流頗急,富含靈氣且動向兇暴。
等閒人還真難以深入其中。
雷俊有避水金瞳在手,都要時不時祭起金關符,做二重防禦,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水底潛流沖走。
當他再深入一些,忽然察覺異動的源頭所在。
昏暗河底怪石間,竟有一塊奇異的區域。
似石非石,似土非土,在湍急暗河中不斷一起一伏。
“有生命的活物?”
雷俊提高警惕,本命乘風符進一步隱藏自身行蹤的情況下,還準備好了龍馬之鱗與元墨白給的那張極品金關符。
但他又仔細觀察後發現,那一起一伏的區域,並非隱藏有某種生靈。
而是那片土石,在不停的起伏。
隆起時,彷彿土包在河底鼓起。
伏下時,又彷彿深坑般凹陷塌落。
不是土中有什麼東西在起伏,而是土石本身時而增加,時而減少。
減少的原因,是河流沖刷。
增長的原因,一時間卻看不出。
就像是土石總能憑空補充,被河流沖走一部分,便又自動補上一部分。
雷俊好奇,確定沒有其他危險後,便進一步靠近觀察。
距離近一些,他便開始感覺到那些泥土裡,蘊含豐富且活躍的土石精氣與靈性。
“這個機緣,當真不錯,正合我當前所需。”
雷俊上前,以自身法力試探。
那古怪泥土,果然沒有危險性和攻擊性。
隨著雷俊法力觸及,泥土自動翻開。
土下,露出一杆令旗。
旗上一個“息”字。
“……息壤?”
雷俊腦海中立刻蹦出一個念頭,想起傳說中的靈物。
不過看樣子,眼前只是令旗,並非真正的息壤。
令旗中蘊含或者說仿冒了息壤的靈性和特性,源源不斷演化靈氣為靈壤,封堵水底河源。
雷俊再細看,就見泥土翻開後,令旗是插在下方岩石裡,石上有人留字。
但是,留字有兩篇,似是源於兩個人的手筆。
第一篇字跡較多:
“山河變遷,皇朝易主,氣運牽連地脈變動,天虛川水勢暴漲,吾以法器鎮之,望後來者以天虛川沿岸生靈為念,勿動此旗,慎之慎之。”
落款沒有留名,只記了個時間是大陳顯泰六十七年的字樣。
雷俊恍然。
大陳皇朝,是早年間一個皇朝,在大唐之先,曾統御大江以南之地,但之後覆滅。
這杆令旗,是當年某位高人留下,用途是仿冒息壤治水,以不斷滋生的土石靈氣,壓制本該暴漲的天虛川河水。
山河更迭,神州易主,每每會牽扯龍脈氣運,涉及天下。
改朝換代時,甚至會牽動整個神州大地的靈氣脈絡都受影響,只有那些世家望族和宗門聖地都鎮住附近重要區域不動。
地脈變更,無數興衰自此而來。
當年大陳皇朝覆滅之際,相信也引發許多山水變化。
天虛川這裡便是其一。
如果沒有令旗暗中鎮壓,天虛山這一帶想必將洪水成災。
這令旗表面不起眼,但鎮壓天虛川地脈靈氣這麼多年還經久不衰,其中神異,當真妙不可言。
不愧是一道三品機緣。
“如果來早了,不好拔走呢。”雷俊微微點頭。
現在卻不礙事了。
因為這裡的地脈靈氣,又要開始大變化了,雖然原因不明。
因為當年皇朝更替而大漲的天虛川河源,現在漸漸重新恢復原先水平,不再需要令旗鎮壓。
相反,如果令旗一直存在於此,長時間下去,可能徹底堵住天虛川,令河水枯竭。
大唐江山,莫非也要亂了嗎?這世道還真是難說……雷俊搖頭。
雷俊再看第二篇留字。
這一篇,字數較少。
但字跡銳氣撲面而來,彷彿有虛幻的雷電噼啪炸響,猶如一個個玄奧符籙呈現在雷俊面前:
“閒遊見前人遺刻,感其心,念其誠,可見道蘊。”
落款則是……
“龍虎山……李蒼霆?”雷俊挑了挑眉梢。
這個發現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看留字內容和語境,雷俊推斷,這應該不是那位蒼霆師伯同上代天師父子爭奪天師之位期間留下的字跡。
更像是李蒼霆年少時外出遊歷所留。
彼時的李蒼霆在天師府,大約和如今的少天師李正玄情況差不多。
天虛派雖然是道家符籙派龍虎山的分支,但歷史已經很悠久。
李蒼霆當年外出遊歷時,途經此地曾暫住遊玩,體悟自然,不足為奇。
只是事情未免巧合了些。
自己剛開始動念注意天師印的消息……雷俊思索片刻後,微微搖頭,暫時收斂發散的思維。
外面風吹雨打,不妨礙他過好自己的日子。
雷俊衝令旗和留言,打個道家稽首。
感受令旗中蘊含的法力氣息,似是也來自道家前輩高人,只是不確定具體哪一派傳承。
看李蒼霆留字的措辭,令旗前主人不像道家符籙派的前輩。
行禮之後,雷俊取走令旗。
沒有遇到阻礙和困難。
一旁李蒼霆的留字,也同樣沒有反應。
而寶物溫和,給人的感覺如大地般厚重靜默卻又承載萬物,可包容萬物。
【息壤旗】
雷俊腦海中浮現一個名字。
可惜沒有寶物前主人的信息。
他取走令旗,河底不斷起伏的泥土,頓時消失。
小說《天機神道》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