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書《懸壺濟世》上線啦,主角是賀懸張敬修,主要講述了:喝了好一陣,賀懸才在趙裕醫師怪異的目光中,長出了一口氣,放下茶盞。心滿意足地說道:“好了,趙大夫,我們來談談給張老爺看病的事吧。”你這?趙裕一時無語梗塞,他剛才想說啥來著?那賀大夫不按常理出牌,讓他把…
喝了好一陣,賀懸才在趙裕醫師怪異的目光中,長出了一口氣,放下茶盞。心滿意足地說道:“好了,趙大夫,我們來談談給張老爺看病的事吧。”
你這?
趙裕一時無語梗塞,他剛才想說啥來著?
那賀大夫不按常理出牌,讓他把剛要說的話都忘了。
但他未開口,他旁邊的小娃就開口了:“你就是惠民藥局的賀大夫?你有什麼本事敢跟我祖爺相比?我祖爺曾在湖廣地區行醫三十年,人人交口稱讚,尊為趙神醫。又在前內閣首輔徐老爺府上供職二十年,備受讚譽,治過多少貴族王侯。你有什麼功勞?你身為小輩,見了我祖爺,就該跪下行禮,怎麼卻敢在這與我祖爺論短論長?”
那小娃站在趙裕面前,大聲呵斥著,頗為神氣。若是不知道的見了,還以為他就是名滿天下的趙大夫呢?
賀懸看了看那小傢伙,沒說什麼,只是發笑,他問趙裕道:“這位小娃,請問是您的……”他話留半句未說完。
趙裕尷尬地把孩子拉到自己身後,訕笑道:“這是我家小輩,帶他出來見見世面,見笑了,見笑了。”
他向賀懸,還有圍觀著的張老爺賠罪道。
張居正見此呵呵一笑:“無妨無妨,小孩子家……吵鬧些,添些生氣。”
年紀越大,他就越喜愛這些小孩子吵吵鬧鬧,因此並不反感。
而賀懸,他也不是那種會跟小孩子計較的人。
他沒說什麼話,只是打開藥箱,把那一疊厚厚的紙拿了出來。
“在下行醫,確實沒有多少時間,若論功勞,慚愧,恐怕沒有多少。若論醫藥,診病,我也不如趙大夫。但在下能與趙大夫同坐在這裡,憑得不是這些,而是在下有一技之長,這一技之長,恕在下嘴快,趙醫師名滿天下,只怕也不如我這一手。”
笑著,他把手上那疊紙放在了桌子上。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賀懸手上那疊厚厚的紙吸引了。
張居正忍不住好奇心,率先問道:“賀大夫,您手上的這是……?”
賀懸笑著說道:“老爺,請先容卑職賣個關子,問一聲趙大夫。”
他微笑著把目光轉向了趙裕:“趙大夫,敢問您給多少患者開過刀,死亡率是多少?”
“死亡率?”趙裕眉頭一皺,雖然不知道他口中的死亡率是什麼意思,但僅憑“死亡”二字,恐怕就不是什麼好詞。
“就是說,您開過刀的病人裡,有多少是治好了,有多少是死了的?”賀懸問道。
“這,我……誰會刻意記這些東西啊?”趙裕一時舌拙,竟不知該如何回話了。
“人命關天,怎能不記呢?連患者怎麼死的,死多少都不知道,怎麼能說自己是個稱職的醫生呢。”賀懸笑著說道。
他手上的那疊紙,就是現代醫學的基石之一—病歷本。
通過病歷本,醫生可以開始詳細記錄病人的病情、體徵、診斷以及治療過程,同時在醫療糾紛中成為明確的法律依據。
病歷本也能為醫學研究提供大量的臨床數據和案例,同時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
在現代的病歷本使用之前,醫生們或許會有意識的去記錄自己診治過的病人,但絕不會如此詳細和系統,也很難去追溯已經診治過病人的康復情況。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病歷本,才有了現代醫學。
而病歷本的發明時間是1793年,很明顯,明代的趙裕醫師不可能知道這個東西。
“這是186位經我手診治患者的就醫記錄,包括症狀、病人特徵、診斷以及治療過程。他們全部都經過了或大或小的開刀手術,其中死亡數……是二,186起開刀手術,只有兩例死亡。”
他笑著,把那一疊紙分別遞開,趙裕醫師和張居正、張敬修分別拿了一摞,開始觀看起來,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其中第一例是肩膀貫穿傷,患者不小心被糞叉扎透了肩膀,雖然經過消毒處理,但傷口還是潰爛流膿,不治而亡。”
“第二例是足部穿刺傷,患者不小心踩到了上有鏽釘的爛木板,雖然消毒處理,但還是感染了破傷風,不治而亡。”
“所有記錄均標註有姓名籍貫住址,可隨時前往求證。”賀懸笑著說道。
186例患者死亡2例,在現代醫院屬實駭人聽聞,從院長到護士恐怕都要追責。但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的明代,這簡直就是天上神仙才能做到的事了。
“186位患者死亡兩位。”張居正略微皺起了眉頭,原來賀神醫也不是完全保險。對於他來說,雖然93人死1,不是那麼容易抽到。但這風險還是有點大了。
那趙神醫呢,他怎麼樣?
這個時候,他心目中動手術的人選,已經比較傾向於趙神醫了,但當他把目光轉到趙神醫身上的時候,才發現趙神醫的眼睛已經瞪得有糖葫蘆這麼大,嘴巴張著,表情都有些控制不住了。
張居正不是醫生,對外科手術沒有概念,但趙裕清楚地知道186分之2的死亡率代表了什麼。
莫非他是仙人臨凡不成?
他有心覺得這位賀大夫是在弄虛作假,誆騙自己,但病歷本上明明白白標註著的姓名,籍貫。賀醫生也跟自己說歡迎求證……容不得他不信。
他旁邊,那小娃忍不住開口了:“誰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萬一你弄虛作假,隨便找紙寫了點東西誆騙我們怎麼辦?”
趙裕猛地拉了一下他的胳膊:“別亂說話。”
“祖爺,我怎麼就亂說話了。”那小娃還有些不服氣地說道:“難道我說的不是真的嗎?”
他又看向了賀懸。
賀懸笑呵呵地回道:“我若作假,有什麼好處嗎?直接說在下才疏學淺,請趙醫生動刀,自己等著白拿一千兩銀子不好嗎?再說了,這上面有姓名有籍貫有住址也有生辰,若是覺得我弄虛作假只管去求證便是。”
一千兩銀子,離了京夠買一百多畝地,從此逍遙自在當個地主多好,何必冒著風險在這弄虛作假呢?
小說《懸壺濟世》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