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府裡燈燭一個院子接一個院子地亮起來。
丫鬟小廝拎著燈,摩肩接踵地塞在廊下,裴跡之不讓他們靠近。
他一路仰頭高呼,“沈亦謠——”。
呼喊聲一路傳到國公爺和許氏的院子裡,許氏穿著單薄的中衣,赤足“咚咚咚”跑下床,站在花窗邊。臉黑如炭。
“他瘋了!”許氏氣沖沖地就要殺出門去。
國公爺上前為妻子披上外衣,皺眉仰看天空。星河燦爛,萬里無雲。
明天是個天晴的好日子,梁國府將喜提京城勁爆流言一則——
梁國公世子喪妻三年後,憂思過度,為妻辭官後瘋了。
他揉著自己的太陽穴,老來喪子、幼子不堪、聲名狼藉。
嘆了一口氣,顫顫悠悠自己走回床上。
要不一覺把自己睡背過氣去吧?
裴跡之邊走邊喊,許氏穿上衣裳趕過來,身強體壯的老太太從遊廊下竄出來,伸手就左右開弓扇了裴跡之兩個大耳刮子。
“你喊什麼!”
裴跡之捂著臉,笑著答,“我喊鬼呢。”
許氏恨不得當場把自己兒子剁了,“人死了三年了你現在鬼吼鬼叫什麼!還不快滾回去!”
“你別管我。”裴跡之自顧自走,邊走邊喊。
許氏從背後一把把裴跡之揪住,扯過臉來一看,裴跡之雙目紅腫,失魂落魄。一時竟語塞,“你、你……真是瘋了!你到底想做什麼!你不想活了!?”
裴跡之渾渾噩噩地,雙目失神,“我想做什麼?”
他什麼也做不了。
他的亡妻,活著的時候就喜歡逃跑。生氣了就回孃家。
如今做了鬼魂,只要她不想回應,他永遠也找不到她了。
許氏猛地推搡了裴跡之一把,“當初就不該讓你娶她!她性子剛硬,與你本就不是良人!她活著的時候,給過你一分好臉色嗎?她究竟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值得你這麼掛念她!”
“她是良人。是我不是。”裴跡之垂下頭,自顧自地走了,“母親。以後這種話不要再講了。”
他本來就不該激她。
沈亦謠小心翼翼,就是為了不與他產生半分糾纏,是他自己得意忘形,生出了不該有的妄念。
無論是她的回來,還是與他再結髮,都不是沈亦謠心中所願。
裴跡之恍恍惚惚,竟走到了沈亦謠生前所住的熙春閣。
熙春閣院門前落了鎖,鎖頭生了鏽,積年陳灰。
兩年前,整個梁國府大興土木,熙春閣是唯一沒有大修的院落。
本就地處西北角偏僻清幽,沈亦謠故了以後,就連從院門前經過的人都少了。
裴跡之不知道該拿這處院子怎麼辦,他不敢進,也不讓人進去灑掃。
三年的愛恨與掙扎的片段,都被一把鎖擋住。一張被子蓋下來,活人只管矇頭朝前走。
沈亦謠的寢居里,陳設一切如昨。
她生前用的毛筆,還擱在筆架上。窗前銅鏡旁,還有她離開梁國府那日從妝奩裡拿出來挑的釵環。桌案上的燭臺,還有未燃盡的殘燭,那是她親手剪的燈芯。
甚至床上疊的被衾,都還是她離開前的那張繡折枝梅蠶絲錦被。
沈亦謠飄在房中,一瞬間有種時空錯位的茫然。
梁國府變了太多,理所當然地,她以為熙春閣也變了。是以她前幾日甚至沒有想過來看一眼。
是不想、是不敢。
她怕變化,也怕回憶。
沈亦謠皺了皺眉,幾乎想立刻轉身逃開。
痛苦的回憶湧上來,她曾在那張床上纏綿病榻多時,床頭的梨花木有一處因她頭的倚靠被打磨得鋥光瓦亮。
一磚一瓦,都是一草一木都是過去的痕跡。
離開那日,她與裴跡之在書房吵完。她轉身就回了熙春閣收拾包袱行李,她想回檀州孃家散散心。
即使她孃家已經沒有娘了。
裴跡之追過來,隔著花窗,看綠竹為她梳頭。
他一雙眼睛氣得通紅,“你要去哪兒?”
“回家。”沈亦謠斂眉垂目,不帶半分情緒,一邊招呼綠竹用青玉簪,把綠竹揀出來的那支裴跡之送的翡翠碧璽梅花金簪拔下來擱到案上。
裴跡之像是被刺痛,眸光閃爍,他竭力壓著聲音,“這兒就是你的家。”
“不是。”沈亦謠沉著臉,心像被虛空攥緊了。她早知道裴跡之要說什麼,要做什麼,而她知道那都是騙局。
她其實並不喜歡爭吵,她不明白裴跡之為什麼要追過來,為什麼不放過她。
“那我陪你一起回去。”裴跡之說著就要邁進門檻來。
“出去!”沈亦謠猛地拔高了聲音。
裴跡之抬起的腳愣在原地,像是被嚇住了。然後下定決心,邁步走了進來,他站在門檻邊,怒不可遏,“既然這裡不是你家,那我為什麼不能進來!”
沈亦謠的預感被印證。
她全身顫抖,頭腦發矇,她捏緊了自己手腕,大口大口呼吸,卻還是覺得胸口緊得發疼,她幾乎不成聲地祈求,“我求你了,你出去吧。”
她只是想要清淨,想要不被打擾,想要一個真正屬於她的地方。
而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人會闖進來,什麼都不必做,只要以主人的姿態出現在此地,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她,你無法擁有、支配這個宅院。
她在這裡生活了三年,卻還是一無所有。她的夫君不屬於她,他隨時可以再娶,納妾。她的居所不屬於她,任人踐踏。
相反,她被梁國府蠶食、被侵佔,她是被禁錮在這座宅院裡的囚鳥,只是以某人的妻,以女主人的名義將她牢牢鎖在這片土地上。
過去的痛苦將沈亦謠籠罩住,她蹲下身,抱著膝坐在窗簷邊,身無所屬的漂泊感再次讓她不知所措、手腳失力。
她現在是孤魂野鬼,依然被鎖在這座宅院裡,不得自由。
她下巴靠在抱膝的手臂上,視線飄忽看,忽地,注意到一件陌生的東西。
靠著書架那張桌案上有個信封。
沈亦謠飄過去,手拿起那張泛黃的信封。
應該在此處放了很久了,紙張泛黃、變得有些脆,拎起來沙沙作響。落滿了灰。
上面有裴跡之的字跡,“沈亦謠親啟”。
裴跡之自小習歐體,謹慎端正,像裴家一脈相承的為官之道。
信封上的亦字卻隱隱透出顏體的磅礴飽滿,寫顏體的是沈亦謠,那是她常常與裴跡之一起練字的結果。
她與裴跡之兩人名字中都有個亦字,他們互相寫對方的名字,一遍一遍,練到最後,你中有我。
沈亦謠抖了抖信上的灰。
信沒有加封,不是用來寄出的。是等她回來自己看的。
沈亦謠手指捏住那張薄薄的信箋,要取出那封遲到了三年的信。
“砰!”地一聲,門被推開。
幾乎是立刻,裴跡之就把視線轉向了桌案。
“別看!”他面色鐵青,聲音顫抖。眼裡是諱莫如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