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魏忠賢是小說《賤買貴賣》的男女主人公,《賤買貴賣》這本小說非常有看點,主要講述了:將一大堆和崇禎皇帝過不去的官員都關進西廠之後,崇禎皇帝總算是可以籌備一點正事了。雖然崇禎皇帝打倒魏忠賢是正人君子們喜歡的,但是崇禎皇帝在剪除魏忠賢、客氏黨羽之後的表現,卻讓正人君子寒了心。這個君啊,好…
將一大堆和崇禎皇帝過不去的官員都關進西廠之後,崇禎皇帝總算是可以籌備一點正事了。
雖然崇禎皇帝打倒魏忠賢是正人君子們喜歡的,但是崇禎皇帝在剪除魏忠賢、客氏黨羽之後的表現,卻讓正人君子寒了心。
這個君啊,好像不怎麼“明君”啊!
朝中那麼多的閹黨餘孽也不轟走。
東林黨的正人君子還在蒙受冤屈,也不知道給人家平反。
反倒是先讓一大堆六科給事中“失火”,又抓了一大群官員去西廠,還把早就判了死罪的楊鎬和李如楨都放出了詔獄,還讓他們才參謀軍政大事,這不是完蛋了嗎?
崇禎皇帝想再打一次薩爾滸之戰?
如果想要練兵,在正人君子們看來也不應該用楊鎬和李如楨,而是應該用孫承宗。
畢竟孫承宗的堡壘戰術,才方便正人君子們貪汙,不,是方便正人君子們監督啊。
而崇禎皇帝居然想練兵,還想查賬,這件是倒反天罡!
如果不操練一隻直屬於崇禎皇帝的中央軍,那麼崇禎皇帝的聖旨就是廢紙。
想查賬就更是無稽之談。
難道崇禎皇帝也有會墜機的會計不成?
至於弱渣的京營,好吧,誰相信他們有戰鬥力,誰傻。
既不忠誠,戰鬥力也很差的京營根本不是崇禎皇帝想要的兵馬。
而想要建立強大的中央軍,就必須要重視人,也就是重視願意給崇禎皇帝賣命的人,他們的權利和利益必須得到保障。
在“正人君子”的認知裡,人是很“賤”的,人命不說如草芥吧,大概也就是那樣了。
但崇禎皇帝為什麼說他們的這個認知(包括現在很多無腦小粉紅)很落後呢?
因為他們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但卻從來沒有觀察並思考過古代社會是如何建立與運轉的。
他們只認為,士兵這麼矯情(就這個詞吧),是無能和不忠心。
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士兵的矯情是戰鬥力和忠誠建立的一個重要基石。
人類在戰爭中的動員即是在不斷提升的。
最開始人們只能動員起自己部落的人,後來人們開始能動員自己的封臣騎士。最後到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國家能動員起全體國民拉起數百萬軍隊在龐大的戰場上對撞。
這一直被歸功於民族主義的興起。但實際上,人的利益是民族主義的基礎。
為什麼要分地,為什麼要搞紀律?說白了都是為了團結更多的人。
想要團結更多的人,就必須尊重他們的權利。
哪怕裝,騙,也得把那個樣子給做出來。
如果不這樣做會是什麼樣子呢?
大概就是和“正人君子”們一樣,讓優秀的老師一個接一個的受不了不發工資而走人,然後雄偉壯觀的教學樓一棟接一棟的拔地而起。
反應在軍事上,就是士兵已經快要餓死了,士兵的刀子連牛皮都捅不穿,結果大工程還是一個接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士兵沒有馬上造反,就已經很對得起大明朝了,還指望他們去作戰?
大明不收稅吧,東林黨說不能守衛國家,無能。
大明收稅吧,東林黨說橫徵暴斂,暴君。
大明不造堡壘吧,東林黨說修工事都不會,廢物。
大明造堡壘吧,東林黨說全天下的資源都給了遼鎮,遼鎮居然還不能打敗滿清,該殺。
都給東林黨懂完了。
總之,大明是左不對,右不對,橫豎都是錯,只有東林黨最是光明正確,永遠不會出錯。
不把這些“正人君子”乾死,崇禎皇帝怎麼治國?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大明能夠成為東亞的霸主?
僅僅靠著人們的勤勞努力?那又是什麼讓他們勤勞努力呢?又是什麼讓他們願意為國家做貢獻呢?
再說的難聽點,
“如果崇禎皇帝不把士兵當人,士兵憑什麼跟著崇禎皇帝走?”
崇禎皇帝是誰?他算老幾?
他是祖國人嗎?
他眼睛裡能射出激光?
尹卡卡那個大傻春就沒想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直接完蛋了。
而崇禎皇帝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先把遼鎮修堡壘的資源用來建立自己的中央軍才是正事。
一隊吃飽喝足,裝備精良的大軍可比沒人駐守的堡壘強的多!
他現在手上只有四千多精銳,雖然部隊確實精銳,但畢竟人數太少了,比八旗都少,根本打不起消耗戰。
除了挪用修堡壘的資源,崇禎皇帝還要開始大裁員。
現在的崇禎皇帝只是看著像個小孩子,實際上作為穿越者的他,早就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老狐狸了。
當然不會不考慮兩三萬被裁淨軍人員的吃飯問題,可別再裁出一個淨軍版的李闖王!
反正大明不是還有二十七個藩王嗎?現在朝廷沒錢,可各家藩府都有錢啊!
而且當年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時候,可都給他們配了護衛的,後來這些護衛又陸陸續續給裁了。
到了現在,大明的這些個藩王都是有田有錢沒護衛,而天下又不平靖,盜匪四起,沒準就把哪個藩王府給劫了。
所以崇禎皇帝用“加恩”的辦法,把那些從南海子裁下來的淨軍分配給各個藩府充護衛。
這些淨軍雖是閹人,但都是訓練過的,用來看家護院應該是夠了。
崇禎皇帝的辦法是讓皇宮當中裁下來的太監,去各家藩府吃飯,畢竟藩王可比崇禎皇帝都有錢!
大明朝是窮,但窮的是朝廷,是底層的老百姓。
但是那些藩王、士大夫、貪官,就沒有一個是窮的。
特別是那二十七家混吃等死的藩王,個個都富得流油!
更可恨的是,這些藩府還憑藉著自家的尊貴地位和免稅特權大搞“詭寄”,就是讓民間的田主把田地寄在藩府名下,以達到逃稅和逃避徭役的目的。
後來流寇造反打到各家藩王府門口的時候,有個把藩王大氣,還肯把家裡的銀子搬出來募兵。
可大部分都是死到臨頭還一毛不拔的主兒,藏在地窖裡面的銀子最後都便宜了流寇!
崇禎皇帝一想到這事兒就氣不打一處來,但他也不能平白無故的就把藩王府給裁撤了。
他手上只有四千多精銳,又不是四十萬,當然不能這麼硬來。
哪怕就是撤一家也不行啊!撤了一家,剩下的王府不得一起鬧事?
而且兔死狐悲,藩府都能撤,那些個公府、侯府、伯府,還有那些不中用的武勳就不能撤了?
崇禎皇帝又不是朱元璋,所以就只能換一個思路。
既然暫時裁撤不下去,那麼就讓藩王幫崇禎皇帝養閒人好了。
而這些人省下來的口糧和資源,都可以用來養崇禎皇帝的中央軍了。
小說《賤買貴賣》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