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天下》這本小說的男女主方永人設非常好,故事內容精彩紛呈,主要講述了:卻說津海暴亂髮生之後,雖然參與暴亂的人數眾多,但由於沒有合格的領導人物,暴亂並未衝出津海。津海總兵率軍圍繞津海地區建立了嚴密的防線。缺乏武器鎧甲的亂民僅靠血肉之軀根本衝不破防線,只能被困在城中。這下子…
《名震天下》免費試讀第二十章,津海事末
卻說津海暴亂髮生之後,雖然參與暴亂的人數眾多,但由於沒有合格的領導人物,暴亂並未衝出津海。
津海總兵率軍圍繞津海地區建立了嚴密的防線。
缺乏武器鎧甲的亂民僅靠血肉之軀根本衝不破防線,只能被困在城中。
這下子可苦了城內的老百姓。
隨著被困的時間越來越長,亂民越發殘暴起來。
每天都有無數百姓的家被亂民衝破。
姦淫擄掠,人間煉獄。
津海這片富饒之地徹底化作了地獄之城。
有的百姓攜家帶口想要逃離津海,然而剛一走出城池就被軍隊射殺。
軍隊可不知道這些人是百姓還是反賊。
在無法探明身份的情況下,軍隊能做的就是有備無患。
幾日後,津海總兵毛捷和當地其他附屬官員的聯名奏表被送到了京城。
奏表中寫到:津海人士郭大海抗拒新政,聚眾造反,聚集反賊兩千餘人,衝擊府衙,津海大小官吏俱為其所害。
臣毛捷率部下拼死搏殺,幸得陛下天佑,將眾齊心,終於平定反賊,麾下小將毛成勇猛無畏,陣斬匪首郭大海……
如今反賊已定,民心已歸,唯有餘賊數百人冒充百姓,躲入城中,難以分辨……請陛下聖裁。
京城,隆慶帝觀看著手中的奏疏,憤怒不已。
“刁民!刁民!朕的新政處處都是為了這些百姓著想,可這些百姓不僅不感恩朕,反而還聚眾謀反,真是該殺!該殺!”
“陛下您息怒。”
戴權趕忙上來,給隆慶帝揉著肩。
“那些愚民一向痴蠢,哪裡知道新政的好處?您可千萬別為此氣壞了身子。”
隆慶帝的心情稍微平復了了一些。
還好,津海總兵及時控制住了事態,除了死了幾個官吏外,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隆慶帝隨後召閣臣們上書房敘事。
過了一會兒,四位閣臣匆匆趕了過來。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內閣中還有七人,包括首輔張庭正,還有次輔,以及其他五位閣臣。
後來,張庭正老死了,次輔和另外三位位閣臣也在不久後遞交了辭呈。
之後隆慶帝又再提拔了兩人入閣。
於是現在內閣中就只剩下了四人。
而這剩下的四人自然毫無疑問的都是隆慶皇帝的心腹,也是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隆慶帝才能重拾新政。
是的,新政之前就頒佈過一次,只是很快就被太上皇掐滅了,隆慶帝為此隱忍至今,直到首輔老死,太上皇也逐漸老邁多病,隆慶帝才終於在幾位忠臣的幫助下重新掌權,重拾新政。
只是沒想到,新政剛剛頒佈沒多久,就發生了這麼檔子事。
隆慶帝十分懷疑,這裡面有太上皇在暗中推手。
目的就是阻撓他對朝廷進行改革!
“他怎麼就不能像皇爺爺一樣,放下手中的權力!非要阻攔朕?”
戴權小聲的提醒:“幾位閣臣到了。”
隆慶帝神色一震,趕忙恢復了一下儀態,請幾人進來。
“都看看吧!”
隆慶帝將奏表傳閱給了幾人。
幾人看過後,表現不一。
“都說說,津海一事,該怎麼處置?”
隆慶帝問道。
幾位閣臣思索片刻,一人上前提道:
“陛下,今之世,風俗日薄,人心不古。發慮憲,求善良,雖足以謏聞,然未足以動眾……非學無以明道,非學無以立德。故當勸學以化民,使民知學之為重,而後風俗可變,國家可安。”
“程愛卿的意思是?”
“陛下,臣以為應該撥銀廣修學院,倡導學風,方可教化愚民,不再重蹈津海之事!”
隆慶帝聽了,手指輕敲。
下方的程大學士悄悄的看著隆慶帝,他發現隆慶帝的臉上竟有一絲懊惱之色。
壞了,是不是太明顯了,被皇帝看出來了!
這時,隆慶帝目光一凝,程大學士心中一跳,幾乎就要磕頭請罪。
“程愛卿說的好!”
隆慶帝面帶喜色的道。
此番諫言有理有據,他自己怎麼早沒有想到呢?
如果早在十八條新政上加入這一條,或許津海就不會發生造反了!
程大學士來不及去擦額頭汗水,連忙附和道:“陛下聖明!”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隨後,其他兩位閣臣見程大學士成功,便也紛紛上奏。
一人道:津海蒙受損失,百姓苦不堪言,應減免當地的賦稅、以及來往商人的商稅,以此安撫民心。
一人道:反賊混入民中,應立刻嚴厲審查,必要時可以殺一儆百,杜絕再次發生有人蠱惑人心進行造反之舉。
隆慶帝聽了喜不自勝,連忙應允。
好,太好了,真是我大熙忠臣!
三位閣臣所言條理清晰,句句為國,如此下去,何愁大熙盛世不來!
正巧今年新政稅銀入庫,比往年多了將近一倍,正是大刀闊斧的好時機!
這時,最後一位閣臣面色沉重的道。
“陛下,臣以為津海一事不可小視,應儘快選任兵部尚書,派兵部官吏監管此事虛實,另外錦衣衛指揮使也應儘快恢復。”
隆慶帝的臉色瞬間便沉了下去。
說話之人名叫於漣,官居太傅,是隆慶帝的老師,深受倚重。
新政最開始就是於漣獻給隆慶帝的,共有新政六條,涉及田、稅、鹽、鐵、吏、火器。
隆慶帝對此十分認可,事後結合自己的想法將新政加到了十條,現在又加到了十八條。
只是讓隆慶帝想不通的是,明明最開始提出新政改革的是於漣,現在他卻屢次以各種理由阻撓自己。
什麼新政太急、動作太大、應充分調查後再實行等等。
這是理由嗎?
如果慢吞吞的進行改革,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見到成效?
而現在於漣更是絲毫不在乎大局,竟然要求自己恢復兵部尚書和錦衣衛指揮使?
兵部尚書、錦衣衛指揮使這兩個位置曾經都是太上皇的人,目前隆慶帝手下並沒有合適的人去填補這兩個空缺,因此才暫時空置。
這些情況於漣不是不知道,現在他卻急著讓自己恢復這兩個位置,意欲何在?
莫非他暗中投靠了太上皇?
隆慶帝的目光逐漸變得危險了起來。
上一次太上皇就是把控兵部和錦衣衛這兩個勢力才將他架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他絕不允許再重蹈覆轍!
津海事小,隆慶帝也猜出那份奏表可能會摻雜一些水分,但既然是多人聯合的奏表,又能隱瞞什麼?無非也就是多報一些斬獲之類的小事,將領貪功,算不了什麼大事。
但兵部和錦衣衛可不同,一旦放鬆警惕,讓太上皇重新掌控了這兩個部門,那他的心血可就全都完了!
程大學士一直暗中觀察著隆慶帝的神色,見隆慶帝臉色不佳,立刻站了出來,道:
“太傅所言差矣,一部尚書之職乃國之柱石,錦衣衛乃朝廷耳目,應當謹慎抉擇,豈可輕易授予?”
其餘兩個閣臣也紛紛附和。
言於漣此行是為了一己私利,想要結黨營私,推自己的人上位。
於漣被氣的喘不過氣來,看著這三人同仇敵愾的彈劾自己,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結黨營私?
小說《名震天下》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