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綜藝,盜墓後人來送禮》中的張景塵是很有趣的人物,作為一部都市異能風格小說被關山客描述的非常生動,看的人很過癮。“關山客”大大已經寫了185966字,最新章節第92章 第92章 通往雲頂天宮?進入通道艱難前行。
一、作品簡介
小說參加綜藝,盜墓後人來送禮是網絡作者關山客寫的一本小說,主角是張景塵。主要講述了:彭彭這會兒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看來我之前膚淺了,原來這尊大佛這麼有意義。”=子楓妹妹在旁邊瘋狂點頭。“你還說什麼人家盜墓就是小偷小摸,丟不丟人!”“我這不是不瞭解麼。”“盜墓距離我們的生活太遠……
二、書友評論
文章文采斐然,辭藻華美,語言補實,文筆清新,情感豐富,人物形象飽滿,條理清晰,結構層次分明,情節合理,跌宕起伏,描寫生動,引人入勝。希望參加綜藝,盜墓後人來送禮後面與結尾更加精彩。
三、作品賞析
彭彭這會兒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看來我之前膚淺了,原來這尊大佛這麼有意義。”=
子楓妹妹在旁邊瘋狂點頭。
“你還說什麼人家盜墓就是小偷小摸,丟不丟人!”
“我這不是不瞭解麼。”
“盜墓距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之前也沒怎麼聽說過啊。”彭彭一臉的委屈。
這時,李教授在電話對面衝著黃老師道。
“小黃啊,你說的這個盜墓後人在哪兒呢?”
“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他。”
黃老師點點頭,走到了張景塵身邊。
徵得了他的同意之後,將手機畫面對準了他。
“張家小哥你好,我想問問,這尊大佛是怎麼移動到這裡來的?”李教授道。
張景塵搖搖頭。
“不知道。”
“那最初是從什麼地方發現的?”
張景塵依然是搖頭。
“不知道。”
李教授無奈了。
本來想要通過張景塵,更多的瞭解一下這大佛的來歷。
卻沒想到,他也是一問三不知。
一時之間,李教授有些失落起來。
就在他們對話的時候,熱芭繞著這大佛,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她想要好好看看這尊大佛的細節。
畢竟,這南朝的文物,平常可不是那麼容易看到的。
就算是專門去博物館看,也是隔著厚厚的玻璃罩子。
哪裡能像現在這樣,如此近距離、毫無隔閡的欣賞。
就在她走到了那佛像後面的時候,耳環一不小心脫落下來。
一路滾到了佛像下方的縫隙之中。
熱芭急忙蹲下身子,伸手去夠耳環。
耳環掉的位置有點兒深,她費了一番力氣,才總算是摸到了。
與此同時,她還摸到下方有一個硬硬的四方東西。
好像是……一個木盒子。
幾乎是鬼使神差的,熱芭就順手將那木盒子給拿了出來。
然後才反應過來,這麼做好像有點兒不太禮貌。
“那個……景塵哥哥,抱歉我未經允許就從佛像下面拿了一個盒子。”
盒子?
聽到這話的張景塵也是一愣。
他在這裡生活了這麼多年了,還從未發現過佛像下面有盒子。
快步的走了過來,其他人也全都好奇的圍了過來。
張景塵直接從熱芭的手中接過了那個盒子。
只見這盒子古色古香,上面的雕工紋路十分精緻。
在地下埋了這麼多年了,竟然還泛著陣陣的光亮。
一看材質就很珍貴。
“金絲楠木。”李教授在電話對面說道。
“而且打眼一看,年代也很久遠了,是個古董。”
眾人聽了之後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盜墓的果然不一般啊,怎麼隨隨便便從地上撿一個木盒子。
都是古董級別的啊。
“景塵哥哥,對不起啊,我太莽撞了。”熱芭滿臉歉意道。
張景塵搖搖頭。
“沒事,如果不是你,我可能還發現不了這裡有這麼一個盒子。”
“或許,這裡面有我父母給我留下的信息。”
說完,他盯著那盒子,深吸了一口氣,緩緩打開。
……
“熱芭好厲害啊,簡直是尋寶小能手。”
“而且也好有禮貌啊,覺得自己莽撞了,一直在給張家小哥道歉。”
“你們說,這盒子裡面裝著的到底會是什麼呢?應該也是古董級別的吧。”
“我更希望裡面裝著關於這大佛的信息,這樣就能給我們答疑解惑了!”
“該說不說,今天算是開眼了,先是看到了南朝大佛,這會兒又看到了古董木盒子,我怎麼感覺張家小哥屋子裡,隨便一個東西都是古董呢!”
“之前還總覺得張家小哥生活悽慘心疼他呢,結果沒想到人家這麼富貴,小丑竟是我自己!”
“咱就不說這個大佛了,光是這一個木盒子估計都夠我奮鬥一輩子了吧。”
……
隨著張景塵打開盒子的動作,眾人的目光都緊緊的盯在上面。
緊張的期待著。
盒子打開,眾人先是一愣,隨即表情都有些疑惑。
只見這盒子裡面裝著的,是兩個信封。
一個泛著黃,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另外一個,看起來則是新一些。
“怎麼是信啊,我還以為這麼好的盒子裡,裝著的肯定是很貴重的東西呢。”
彭彭有些失望的說道。
黃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拍了拍彭彭的頭。
“你懂什麼,對於張家小哥來說,這信比任何東西都珍貴。”
“或許這裡面就有關於他父母的消息,甚至是關於他祖輩的消息呢。”
張景塵想了想,先拿出了這個有些泛黃的信封。
將裡面的信紙拿了出來。
信紙和信封一樣,同樣泛著黃。
李教授這會兒激動的微微顫抖了起來。
他有種預感,這信封上的內容,或許會和這大佛有些關係。
信紙打開,上面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跡,展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小黃,快,把鏡頭對準信紙,讓我看看。”李教授迫不及待道。
攝像師的鏡頭和黃老師的鏡頭,齊刷刷的對準了信紙上的字。
只見上面寫道。
“一九三一年春,與友在城郊雞鳴寺遊玩,見一大佛恢弘壯觀,遂打賭,當晚搬於家中。”
下面的落款是“張啟山”。
第一頁的信紙上,就只有這麼多的內容。
“張啟山是誰啊?”子楓妹妹問道。
“是我的祖父。”張景塵回答道。
“我小的時候聽我父親說,當時大家都叫他張大佛爺。”
“現在想來,或許就和這尊大佛有關係吧。”
“你們關注的這些,都不是重點吧。”一旁的彭彭開口道。
“這大佛高至少七八米,重量怎麼說也要幾十噸甚至上百噸了吧。”
“可這上面寫,當晚就搬於家中,這是怎麼做到的啊?”
不得不說,這一次彭彭還是很靠譜的。
提出的這個,確實是問題的關鍵。
“搬運術。”
李教授的聲音從聽筒中傳來。
“李教授,你說什麼?”黃老師追問道。
“我曾經聽說過,盜墓也分為不同的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不同的絕技。”
“其中有一脈叫做淘沙派,他們擅長的絕技之中就有分金定穴和移山填海。”
“移山填海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瞬間挪動一些龐大的物體,又叫做搬運術。”
小說《參加綜藝,盜墓後人來送禮》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