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文學
百萬書友的精神家園

森林傳說(森林傳說)小說完結版在線閱讀

最新小說《森林傳說》的故事主要圍繞徐林江榆展開,小說文筆細膩人設出彩,主要講述了:工作難找。在學校找了半年,好容易進入大公司實習三個月。臨近轉正,卻被關係戶插足。徐林心裡窩火,瘋狂投簡歷,之前看不上的地方也四處投。每天刷新郵箱、短信無數遍,就怕漏看一條。中午吃飯,徐林忽然看見一條短…

森林傳說(森林傳說)小說完結版在線閱讀

《森林傳說》免費試讀第1章 護林員與人參

工作難找。

在學校找了半年,好容易進入大公司實習三個月。臨近轉正,卻被關係戶插足。徐林心裡窩火,瘋狂投簡歷,之前看不上的地方也四處投。每天刷新郵箱、短信無數遍,就怕漏看一條。

中午吃飯,徐林忽然看見一條短信:“恭喜你,你被大興安嶺民森集團錄用為護林員。請在7月15日前進行報道,並儘快打森林腦膜炎疫苗,費用公司報銷。”

護林員?

他有投過這一個崗位嗎?

徐林本科是生態專業,研究生跨專業學習了計算機。

結果碼農市場飽和了,天坑專業的生態學有一項用武之地。

徐林回想半天,記起來自己過於焦慮,原本不打算在家找工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本省海投無數。

他大概只看到“不限專業”就投了,結果就這麼錄用了。

要不回絕了吧——一看工資,徐林愣住了:底薪6000+提成,工作9個月,13薪。六險一金。

“我靠!”徐林罵出來。再三查看薪資結構,是不是有貓膩。

如果6000是亂七八糟的補貼“吹”起來的,那就拿不到6000,基礎工資只有1/3,也就是2000左右。

徐林再三查看,乾乾淨淨寫著底薪6000,另外的補貼單獨寫出:包住,有員工宿舍;每月月底30號公司團建(2月份為28號),節日大禮包,不定時組織相親,年底抽送卡丁車(1/10概率)。

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徐林跑回圖書館,打開電腦,找出招聘信息。

“護林員:1,日常巡護:護林員需要定期巡邏所負責的森林區域,及時發現並報告病蟲害、火災等自然災害隱患,以及非法砍伐、非法佔用林地等違法行為。”

“2,記錄和管理:護林員需要認真填寫巡護日誌,記錄森林資源的變化情況,包括林木生長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等,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進行保護和管理。”

“3,防火工作:護林員需要協助林草主管部門做好火情監測和火源管控工作,及時發現並報告火情,採取措施消除火災隱患。”

“4,宣傳工作:配合公司宣傳森林保護工作……”

看起來很正規。

對比大城市底薪8000的碼農工作,狠狠心動了。

6月20號,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徐林立即買了回家的票。

在家呆了一個禮拜,早早出發去民森集團總部報到。

在總部培訓半個月,分配地點時,徐林選擇了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區域的最北部原始林區。這塊區域是我國尚未進行生產線採伐且保存最完好、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原始林區。

也被認為是鑲嵌在中國版圖雞冠之頂的綠寶石。

坐火車一路向北,到地方之後,與同事王俊生包車前往目的地。國道上來往車輛很少,兩邊皆是高山森林。

兩人昏昏沉沉睡過去,中途被熱醒,發現車停了,空調也停了。

“到了?”

司機不在車裡,車門大開著。前面停了不少車子。

下車過去查看,發現是橋面坍塌。

高山流下來的溪水匯聚成河。正好在這個路口有落差。在這裡修了路過車,也修了壩調節水流。

夏天雨水多,把壩沖毀了,橋面也坍塌了一個大缺口。

吊車在搶修壩。橋還得等一會兒。

司機站在橋面抽菸,看著吊車師傅做活,看到徐林二人,開口道,“得等好一會兒呢。”

橋下流水淙淙,橋上穀風清涼。

這個位置是納涼的最佳地方。怪不得大批司機都下車聚集在此處。

徐林四處看,看到有人拿著鋤頭去橋邊的山裡。

“那裡怎麼了?”

司機看一眼,“聽說是之前在這裡挖到參了,都想去碰碰運氣。”

野山參不比大棚培植的人參。

市面上想要見到正宗的野山參,難上加難。徐林興致盎然地跑過去,看見那人在林間野草中來回勘察,似乎非常專業的樣子。

最後,還真下鋤頭去挖,身邊也聚攏了七八個人。

不懂行的人連忙追問,“怎麼辨別是人參?”

“你看這種葉子,細尖長,五六枚,就是了。”

大家看他拔出的參都是須根,似乎沒有參的樣子。

這人抓著最大的鬚根說道,“這就是參,只是不夠年月。拔了,放到院子裡養幾年就好了。”

“哦哦哦。”周圍人頓悟,紛紛學著也去挖參。

徐林站在橋邊遠遠看著,在此人抓著人參向橋邊走來時,多看了幾眼參。立即認定不是參。

與人參同屬五加科,葉子可以炒來吃。根的話,沒啥實用價值,也吃不死人。

徐林看著“參”的羽狀複葉,想吃刺老芽炒雞蛋了。

“怎麼了?看這麼入神?”王俊生跑過來湊熱鬧。

作為一同過來的同事,王俊生可能是未來幾年最親密的夥伴,徐林對他有問必答,“想吃刺老芽炒雞蛋了。”

可惜過季了。

5月份,刺老芽(正名:楤木)剛發芽。將嫩芽摘下來,與雞蛋一塊炒,別提多鮮了。

王俊生砸吧嘴,一臉回味,“小錢(小時候),一到5月,都是上山摘刺老芽的。這些年出去讀書,都沒機會嚐到。”

兩人的話題又聊到了“人參”了。為了避免被那幫採參的人聽到,二人走到橋下,順著水流往上走。

徐林:“人參的品種不多,我國長白山人參(也叫吉林人參,高麗參),西洋參比較多,基本上在吉林、遼寧、山東一帶。咱們這有人參嗎?”

王俊生:“一般都默認是長白山才有正宗的野人參。不過,小錢時聽過大人說,在大興安嶺挖到野人參的事,想來也是真的。”

徐林:“我看過報道。說人參的生長環境比較挑,一般是海拔數百米的針闊混交林下。土壤要肥沃疏鬆,這樣呢,通氣好、排水好,它長地下根莖長得好、長得大。”

“它呢,喜陰不喜陽,要涼爽而溼潤,忌諱陽光直射,所以一般生長在陰暗又通風的角落。”

“有研究認為,人參的分佈上限在北緯48度。咱們這裡早過了50度緯度線。”

王俊生不認同:“大興安嶺黑土肥沃,腐殖質高,土壤營養高。大人經常說,林子老了出野山參。為什麼?林子老了,林冠層基本就嚴絲合縫,沒有林隙,沒有陽光直射。大興安嶺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涼爽,完全具備人參的生長環境。”

“至於緯度,拋開有多少份樣本數據不談,就這幾度的緯度差距,在連綿起伏的大興安嶺根本不叫事。一個海拔差異就解決了。”

“我覺著,大興安嶺根本不缺人參。就是得往深處走。”

小說《森林傳說》試讀結束!

繼續閱讀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