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文學
百萬書友的精神家園

大明日記本免費閱讀,大明日記本方明朱棣小說無彈窗閱讀

分享一本寶藏小說《大明日記本》,小說的主人公是方明朱棣,主要講述了:明軍大營。經過一年幾天的爭論,終於是定下來了接下來的方針。淇國公是靖難的第一功臣,本身就功勳卓著,在軍中威望甚高。而且他本身就出身於北平,一開始就是燕王府的屬官。當年陛下猶在潛龍之時,他就追隨陛下在北…

大明日記本免費閱讀,大明日記本方明朱棣小說無彈窗閱讀

《大明日記本》免費試讀第十四章 草原和應天

明軍大營。

經過一年幾天的爭論,終於是定下來了接下來的方針。

淇國公是靖難的第一功臣,本身就功勳卓著,在軍中威望甚高。

而且他本身就出身於北平,一開始就是燕王府的屬官。

當年陛下猶在潛龍之時,他就追隨陛下在北平駐守國門,經常主動出擊元人,打的元人望風而逃。

這麼多年下來,對元人難免有些輕視,再加上靖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勝利,更讓他飄飄然忘乎所以。

所以對於此番兵行險招,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此時大明正是國力強盛之時,人運興旺,在軍中有不少武將都頗有見識,和皇太孫、方明想的一樣,這一戰凶多吉少。

但是奈何這大將軍出征在外,整個軍中上下,丘福都是一把手中的一把手。

雖然也經過好幾天的爭論,但最終這行軍打仗的方針還是聽從淇國公邱福的想法,準備行這一步險棋了。

而且淇國公丘福想的也很好。

北方遊牧民族分為諸多部落。

這其中最為強大的便是韃靼。

他們強大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出身很好,是黃金家族血脈的傳承,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

草原人十分注重血統,即便是馬哈木有草原英雄之稱,可是在韃靼這黃金家族血脈的面前,也只能屈居於太師之位。

如果大明這一次能把韃靼打敗,兵行險招突入臚朐河,拿下韃靼的權貴們,那北元就算是徹徹底底的滅亡了。

那接下來草原的各個部落為了爭奪這個正統便會大大出手,接下來大明至少要面對幾十年的安穩。

等到他們爭論出個結果了,大明在略微出手,便可犁庭掃穴。

至於他自己,這一戰,如果贏了,必然會青史留名。

不敢說能比肩冠軍侯,但和本朝的中山王、開平王相比還是可以的。

丘福雖然飄了,但是對於國家對於北方敵人的戰略和眼力一直是比較值得肯定的,只可惜這一步棋在一開始就下錯了。

接下來就算他的戰略眼光再怎麼獨到再怎麼正確,也終究只能一錯再錯。

丘福看著地圖,轉頭問道。

“現在什麼時辰了?”

一旁的副將急忙答道。

“回稟大將軍,現在子時過半了。”

丘福叉著腰。

“這一仗若是我們能順利的打下來,不光是本將軍,在座的諸位都將飛黃騰達。”

“我老了沒幾年蹦達了,臨死之前為陛下解一份憂,我就心滿意足了,但你們大多數人正值壯年,接下來還有大把的時間。”

“這一仗贏了,你們官職上去了,以後面臨的機遇也就更多,本將軍只能送你們到這兒了。”

“我等著你們將來在百年之後,到地下來與我說說,都立了多少的功勞,為我大明掃清了多少敵人啊。”

支持丘福的一干武將們哈哈大笑。

“大將軍放心,這一仗咱們肯定能贏!”

“而且您龍精虎猛,沒準下一次大戰,陛下還會點您。”

“到時候咱們一口氣,殺到狼居胥山,您也弄個封狼居胥。”

丘福聽聞這話,豪氣干雲,志得意滿。

“好!那本將軍就等著那一天了!”

“傳令下去,士兵們好好的休整,能睡多久睡多久,寅時初刻,我們準時發兵渡過臚朐河,直搗敵人王庭!”

“是!”

……

與此同時,京師,御書房。

朱棣聽了孫子的話,看了那本日誌之後,始終心中難安。

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還有內閣三楊全部叫了過來。

太子一臉的憂愁。

“父皇依兒臣看來,如果是小股作戰,淇國公的戰法未嘗不可。”

“可是此番淇國公率領的,是我大明十萬大軍!”

“自靖難之役過後,國家連年休養,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這番氣象。”

“如果淇國公這一仗敗了,那我大明不光會損失十萬大軍,而且還會損失自靖難以來積攢的全部士氣!”

朱棣聽完了太子的話,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將目光瞥向了三楊。

“太子的話,你們覺得如何?”

楊士奇率先說道。

“陛下,臣認為太子此話有理。”

“從地圖上來看,臚朐河已深入草原腹地,而此地一直都是韃靼活動的腹地。”

“韃靼對於臚朐河周邊地形地勢甚為了解,淇國公雖然之前也曾在北平效力,但卻從未帶兵打到臚朐河。”

“客場作戰本就要弱一分,對戰場形勢不熟就更弱一分,大軍遠途跋涉,千里迢迢,敵人以逸待勞,由此一來,我們又要再弱一分。”

“仗還未開打,我們就已經先弱了三分,形勢不好啊。”

“所以臣認為這一仗必要求穩,只有大軍穩下來了,以圖再變,或者穩紮穩打,將敵人擋於國門之外,亦是棄險勝而求不敗,是為大勝。”

另外二楊也是紛紛點頭,深表同意。

就在這時漢王站了起來。

“皇上,太子和三位楊大人所說,兒臣不同意。”

朱棣看向自己這個最喜歡的二兒子

“你有什麼見解?”

漢王當即說道。

“皇上,太子雖然上過戰場,但就一次北平之戰,是守城之戰。”

“可淇國公這次帶兵不同,淇國公這次是打出去,並非是守城。”

“太子從來沒有在草原上與敵人作戰過,只怕太子殿下的話,有些偏頗。”

“至於三位楊大人,據我所知,他們別說是在草原上與敵人真刀真槍的打一仗,只怕你們連戰爭都沒打過,連看都沒看過。”

“這豈不就是紙上談兵嗎?”

漢王說到這兒向朱棣拱手。

“皇上,兒臣認為他們四個人的話都不可信。”

“都不可信?”

朱棣反問道。

“那朕該信誰?信你?”

漢王放下手解釋道。

“爹,兒子雖然算不得什麼名將,但也參加過不少的戰役,和敵人真刀真槍的打過拼過。”

“和草原的元人大戰,兒子就沒怕過!要論治國兒子不如他們,但要是論打仗,兒子絕對有信心。”

看著自信滿滿的兒子,朱棣忽然笑了。

“你說他們是紙上談兵,說他們偏頗。”

“那你就不偏頗?”

小說《大明日記本》試讀結束!

繼續閱讀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