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由如履薄冰的鵝所撰寫,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古言腦洞著作,內容不拖泥帶水,全篇都是看點,很多人被裡面的主角周瑾玉袁飛所吸引,目前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這本書最新章節第193章 它的歸屬,寫了434736字,連載中。
一、作品簡介
經典熱門小說《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是大神級網文作者如履薄冰的鵝的代表作,主角是周瑾玉袁飛。主要講述了:周瑾玉正躺在搖椅上愜意地吃著雪糕,突然一個機械的聲音響起:“宿主,你是不是忘記直播了?”“啊?什麼?直播?”周瑾玉這才想起來還要直播,頓時苦著臉:“不是已經在直播了嗎?”“這個只是直播了你的日常生活,……
二、書友評論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這本寫的太好了!像一部大作,書中細節滿滿,書中人物個性鮮明。全書貫穿了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也在一點點揭開人性的善良和卑劣。非常喜歡男女主,願他們的愛情永遠穿越下去,生生世世不分離。謝謝作者如履薄冰的鵝!期盼著更多精彩故事!
三、作品賞析
周瑾玉正躺在搖椅上愜意地吃著雪糕,突然一個機械的聲音響起:“宿主,你是不是忘記直播了?”
“啊?什麼?直播?”周瑾玉這才想起來還要直播,頓時苦著臉:“不是已經在直播了嗎?”
“這個只是直播了你的日常生活,但是要記得每天晚上還要和觀眾互動的。”
“好吧,什麼時候開始?”周瑾玉急忙一口兩口將雪糕吃完。
“宿主自己決定。”
“好吧好吧,我再緩緩就互動。”周瑾玉為難地皺起眉頭,該說什麼?各位老鐵們晚上好?還是各位祖宗們好?
好為難啊,周瑾玉走進書房,坐在椅子上發了片刻的呆。
算了,先練個字再開始互動。
周瑾玉的業餘愛好是寫毛筆字,每天固定練一小時的字已經養成了習慣。
人們就看見她推門進了一間房間,兩面牆到頂的巨大書櫃讓一些讀書人驚叫起來:“書房!那姑娘居然有一間書房!!”
很多人更是跳了起來,努力去看上面的書。
百姓們看到那些堆得滿滿的書籍立即生出一股敬意,這姑娘居然讀這麼多書!哪怕是縣裡的老爺都沒有這麼多的書籍吧!
更有人心裡直冒酸氣:一個女子不安安分分的嫁人生子伺候相公,念什麼書!!那麼多的書連他們都沒有過!
寬大的書桌上各種毛筆擺得整整齊齊,羊毛氈上有許多墨跡,顯然用了很久。
書桌一邊放著一堆各式各樣的宣紙,
周瑾玉拿出一張毛邊紙開始臨帖,還是臨顏真卿的勤禮碑。
秦朝。
書桌的宣紙上放著很多本書,嬴政一眼就看到其中的一本《李斯嶧山碑》。
“李斯?!”嬴政看向他的丞相,第一次在後世的天幕上看到的關於他大秦的居然是李斯?
嶧山碑?嬴政記得這是他東巡登嶧山時,李斯寫的碑文,刻在嶧山上。
這個《李斯嶧山碑》是指李斯撰寫的那篇文章嗎?
後世人居然記得李斯,李斯寫的嶧山碑是歌頌他一統六國的功績的,那麼後世人認可他的功績嗎?
嬴政第一次急切地想要天幕上出現大秦的信息。
李斯也看到了那本《嶧山碑》,素來冷靜的他此刻也不免心跳如鼓,兩千多年啊!後世人居然還記得他?
看那姑娘是在臨帖,《嶧山碑》就放在她手邊想來也是經常臨的!
李斯默默挺直了腰桿,心裡想著什麼時候再多寫點文章,一個《嶧山碑》怎麼夠?不夠!完全不夠!
嬴政旁邊的趙高看了看李斯,心中翻江倒海,李丞相這不是名垂千古了嗎?陛下都還沒出現,他就出現了……
其他大臣面面相覷,心裡也忍不住冒酸水,說起小篆,他們寫的也不差啊!怎麼沒有流傳到後世?
難道是竹簡都爛掉了?有可能,竹簡不易保存!
嶧山碑是刻在石頭上的,要不他們回去也找個石頭刻上?可行!就刻在自己家廟裡,立個祖訓讓後人好好保存!
這麼一想,群臣頓時幹勁十足。
漢代。
劉邦叫起來:“看,是我們的隸書!”
壓在《嶧山碑》下面的正是《曹全碑》典雅大氣的隸書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激動起來。
“《曹全碑》曹全是何人?他的碑竟然流傳到後世了?”劉邦一拍手對張良說:“子房,快,給吾也刻個碑,我也要流傳到後世給後人!”
“……陛下,碑文的是身後才刻的……”
“哎呀,不要在意那些事情,我們也可以刻點現在的事情嘛,比如說我們大漢的統一?對不對?腦子不要這麼死板!”劉邦無所謂地搖搖頭。
“好吧……”你高興就好。
蕭何聽聞卻是心中一動,隸書嘛,在座的的諸位哪一個不會寫得一手好隸書?
後人看起還是很喜歡臨他們的隸書的,為了留給後人更多的隸書臨帖,他責無旁貸!
漢武帝時期。
劉徹很生氣:“我大漢的隸書只有一個曹全碑?不行,絕對不行!”看那一堆的帖子,居然是一個叫唐的最多!
這個唐是什麼時候的朝代?居然留下了這麼多的碑帖給後人?我堂堂大漢怎麼能屈居於人下?
寫!全部都給我寫!寫好了叫刻字最好的匠人都給我細細刻出來,務必要流傳到後世!
晉代和隋代的人奇怪:怎麼沒有他們朝代的帖子?
啊,帖子是沒有,卻有一本書《書聖王羲之》,王羲之啊!那沒問題了!後人都認證的書聖是我朝的!!
唐代。
李世民在書房出現的時候就瞪大了眼睛,然後就看到了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點點頭:“信本的楷書確實好,實為臨帖的佳本。”
大臣們心裡泛酸,嘴上卻紛紛恭喜歐陽詢。
歐陽詢滿面紅光,嘴上直謙虛:哪裡哪裡……
除了歐陽詢,還有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孟法師碑》,眾人又是一陣恭喜,但是空氣中的氣息卻莫名地越發酸澀。
有人對身邊的虞世南道:“伯施,你怎麼就一本《孔子廟堂碑》?”
眾人一看,可不是嗎!
虞世南瞟了那人一眼,慢吞吞說道:“我怎麼沒看見你的呢?”
那人心頭一梗,不吭聲了。心火燒灼,暗暗發誓:不就是字嗎?誰還不會寫的一手好楷書了!等我下朝了就天天寫,不光寫還叫人刻成碑,我就不信流傳不到後世!
這麼一想心情舒暢起來,四周一看,就發現對面的政敵也看了過來,立馬移開眼睛,完了!競爭有點激烈啊!
虞世南眼尖的發現那書桌上還有一本智永師傅的《真草千字文》,忍不住笑了,老師的字可比他的好多了~~
李世民看那姑娘拿了本顏真卿的《勤禮碑》開始臨帖,怔了下看向顏師古:“愛卿啊,這顏真卿可是你家的子孫?”
顏師古恭敬道:“雖是顏姓,但也未必是臣的後輩子孫。”嘴上這麼說,但心裡依舊隱隱期待這個顏真卿是他家的子孫後輩。
也是,李世民點頭,突然想到他的臣子後世都知道,那是不是也知道他?對他的評價如何?好想知道啊!
宋朝。
“臨帖確實要臨古人的才能寫好字。”趙匡胤摸著鬍子,不過……:“怎麼沒有我宋朝的書法大家?”
他看向趙普:“愛卿啊,你怎麼也不多寫點字流傳後世?你看看,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都是唐朝的書法家,我大宋怎麼能沒有呢?”
“……陛下,臣的書法不能與大家相提並論。”
“怎麼不能呢?你不能,還有其他人啊!讀書人這麼多,難道一個個的都寫不好字?我就不說比得上王羲之什麼的了,和歐陽詢顏真卿差不多的也可以啊!”
趙普差點沒翻個白眼:和顏真卿差不多!也不想想人顏真卿可是寫出了天下第二的行書啊!
我上哪給你找個和顏真卿差不多的?
元朝。
看到那些前朝的書法大家,忽必烈忽然有種微妙的感覺,他的元朝給後人留下了什麼?
趙孟頫?這是他元朝的人?
忽必烈突然又洩了氣,趙孟頫……一聽就是漢人啊,沒有蒙古人嗎?
也是,蒙古人不寫漢字。
等等,康裡巎巎?康裡,這不是他的蒙古康裡部嗎!好!太好了!!看來以後要重視這個部落~~
忽必烈大喜,命人擺了一桌的宴席慶賀。
明朝。
“沒有我大明的書法家啊……”朱元璋有些失望。
“父皇,有唐朝珠玉在前,我大明沒有也沒什麼的。”朱標安慰道。
雖然但是……還是想要有大明的書法家呢,看看李斯都在上面!
有了,以後都要嚴格規定寫字不好的人不得為官!
清朝。
康熙逐一看過去,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智永、顏真卿,嗯嗯都是些楷書大家。
不知道那姑娘寫得怎麼樣?
乾隆鼻子裡哼了一聲:“怎麼沒有朕的墨寶?”
啊,是了,朕的墨寶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看到的,想必被後世的朝廷珍藏起來了吧。
嗯,可以立個祖訓,讓後輩都以朕的書法來做為臨帖的摹本,不錯,就這樣做!
小說《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