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洞若觀火主角是萬曆馮保,主要講述了:萬曆竟然想徵召屯衛餘丁開礦來撈錢。這麼胡搞瞎搞能行嗎?其實,這還不算什麼。歷史上他做的更絕,他直接派礦監稅使到處撈錢。那就是殺雞取蛋。他是得了不少雞蛋,但雞差不多被殺光了,肉全被那些太監給吃了。礦監稅…
《洞若觀火》免費試讀第二十八章 以皇權謀私
萬曆竟然想徵召屯衛餘丁開礦來撈錢。
這麼胡搞瞎搞能行嗎?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
歷史上他做的更絕,他直接派礦監稅使到處撈錢。
那就是殺雞取蛋。
他是得了不少雞蛋,但雞差不多被殺光了,肉全被那些太監給吃了。
礦監稅使,十不解一,收十成的礦稅,送給他的還不到一成。
這還不算什麼。
那些太監這麼瘋狂收礦稅,別人包礦開採鐵定虧死。
所以,萬曆後期都沒人敢去開礦了。
這就導致大明各種礦藏的開採和冶煉斷崖式下跌。
礦工斷了生計都被逼得造反了,各種礦產那更是缺的出奇。
原本大明的銅還能用來打造大量的銅錢,到了天啟朝,修建皇室陵寢那點銅都沒了。
魏忠賢為了搶內庫那點廢銅來修建自己的陵寢,直接把負責修建泰昌陵寢工部郎中萬燝都活活杖死,可見當時缺銅缺得多厲害。
這還不算什麼呢。
原本大明朝的生鐵產量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加起來還多,到了崇禎朝,竟然連打造兵器的鐵都沒了。
大明朝廷竟然被逼得進口東瀛倭刀!
萬曆在很多書上看到過礦監稅使搞得大明採礦業崩潰的結果,那自然不會再派太監去收礦稅了。
他直接就命定國公徐文璧去開礦!
定國公徐文璧那都被嚇了一大跳,一天一百萬斤生鐵,那得多少人開礦鍊鐵啊?
他頗有些為難道:“萬歲爺恕罪,這一天一百萬斤生鐵,微臣恐怕煉不出來。”
這數字聽著著實有點嚇人。
不過,按後世的產量來說那就不算什麼。
其實,一萬斤也就相當於後世五噸左右,一百萬斤也就五百噸左右。
後世東大的鋼產量那是上十億噸一年,大的鐵礦所在地一年的產量那最少是幾千萬噸,哪怕就按兩千萬噸一年算,一天也是六七萬噸左右。
他們這五百噸還是生鐵,不是鋼材,要知道現在十斤生鐵鍛打成百鍊鋼就能剩下不到三斤,這麼算起來五百噸生鐵一天的產量都不及後世的百分之一。
這會兒的大明採礦和冶煉其實並不是很落後,不說產量達到後世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萬曆細細解釋道:“這個問題不大,朕已經問過王國丈了,一個青壯一天最少能開採出來上千斤的礦石,而鐵礦出鐵率一般在五成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青壯一天挖出的礦石就能煉出五百斤生鐵來,你只需徵召兩千屯衛餘丁挖礦,那就能挖出兩百萬斤礦石。
你再招兩千屯衛餘丁去挖煤,再招一千屯衛餘丁去鍊鐵,五千屯衛餘丁足夠了。”
這話好像有道理。
但是,你得人家賣力給你幹才行啊。
定國公徐文璧還是有些為難道:“萬歲爺,一個青壯一天挖上千斤礦石那得真賣力去挖才行,而且,他們不能用手刨啊,鐵鍬、鏟子什麼的必須配上。
還有鍊鐵也得有爐子啊,運送礦石還得有車啊,屯衛餘丁那也不會鍊鐵啊,不請會鍊鐵的老匠戶不行啊。”
你以為朕想空手套白狼啊?
萬曆不假思索道:“這些都不是問題,想讓屯衛餘丁拼命挖礦還不簡單嗎?
你跟那些屯衛餘丁說,一天挖一千斤礦石算一百文工錢,一個月挖三萬斤算三兩工錢,挖五萬斤算五兩工錢,鍊鐵的也算工錢,一個月煉出三萬斤同樣給三兩銀子一個月。
至於鐵鍬、鏟子、車子,這個更簡單,兩萬匠戶陸陸續續都過來了,朕直接讓他們打造就行了,這點東西幾天功夫就打造好了。
還有會鍊鐵的老匠戶,這個更簡單啊,花錢去請啊,五兩銀子一個月的工錢再厲害的匠戶那都能請到吧?
他們會鍊鐵那肯定會造爐子,所以,爐子的問題你也不用考慮了。”
原來還有工錢啊!
定國公徐文璧連連點頭道:“萬歲爺如果出工錢那肯定是沒問題的,這麼高的工錢,微臣就怕他們發了瘋,沒日沒夜的幹啊。”
這工錢著實挺嚇人的,現在的縣令也才五兩銀子一個月啊。
不過,算投入和產出比的話,那就不算什麼了,五千屯衛餘丁哪怕都幹到五兩銀子一個月,一個月也才兩萬五千兩,至於老匠戶,那就不用請多少。
這五千多號人的產出就比較的恐怖了,如果每個人都把工錢幹到五兩,那產出的生鐵就是五千萬斤一個月,五千萬斤生鐵哪怕按五文一斤算,那也值二十五萬兩啊。
更何況,他們煉成一火熟鐵之後就能賣二十五文了,一千萬斤那就是二十五萬兩,也就是說,刨去所有成本,他們一個月最少能賺二三十萬兩。
萬曆細細算了算,又鄭重道:“你也上點心,多帶點管事過去好好管一管,如果一天能產出一百萬斤生鐵,朕給你一萬兩一個月的分紅。”
這田地產出的錢真補上了,而且還有多的!
定國公徐文璧聞言,不由搓手道:“萬歲爺,微臣若是多招點人,一天煉出兩百萬斤生鐵來,那是不是有兩萬兩一個月的分紅啊?”
哎呀,你小子,還有那麼一點上進心啊。
萬曆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那當然,產得越多,分紅越多,你一天煉出三百萬斤生鐵來,朕給你一個月分三萬兩。”
那可太好了。
定國公徐文璧聞言,不由興奮得滿臉通紅。
這開礦鍊鐵這麼賺錢,他兼併的田地全送給萬歲爺都沒問題啊。
成國公朱應楨和英國公張元功見狀,卻是滿臉羨慕之色。
這種好事怎麼就沒落他們頭上呢。
當初萬歲爺徵用的是他們的地就好了,四五萬畝地就能換來最少二三十萬兩一年的收益啊。
張榛見狀,卻是有點愁眉苦臉道:“萬歲爺,這生鐵和熟鐵不是產得越多就賣得越多啊,一年兩千萬斤還好一點,一個月兩千萬斤微臣都不知道怎麼拉到大明兩京十三省去販賣呢。”
這個還不簡單嗎?
萬曆不假思索道:“遷安和灤州正好有灤河經過啊,薊州鎮四百料的八爪船和車輪舟還是有不少的,四百料最少能拉五萬斤的貨,一百艘就是五百萬斤。
如果從灤河順流而下如海轉海河、北運河、潮白河,水路總計大致也就五六百里,你給他們每艘船每趟算五兩銀子,讓他們拼命的劃最多三天就劃到了,空船回去兩天就夠了。
這樣一來,跑一趟也就五天,一個月跑六趟,三千萬斤生鐵不就拉過來了嗎?
如果文璧那邊產得多,你去遼東乃至山東都司租船都行,反正他們一天沒事幹,讓他們鍛鍊一下身體還能賺錢,這不挺好的嗎?”
呃,這個,像遼東和薊州這樣的邊鎮,四百料的小型戰船還是有的,一個邊鎮一百艘絕對能拉的出來,像山東、福建、浙江、南直隸沿海衛所多的,那四百料的戰船一個都司都能拉出五六百艘來。
問題,人家怎麼會租給他用呢?
張榛小心的道:“萬歲爺,微臣怕租不到船啊。”
你這職位著實有點低。
萬曆想了想,隨即果斷道:“朕給你擢錦衣衛都指揮同知,再給你調一個千戶所的錦衣衛聽用,你就說,這是朕的意思,看誰敢不租給你,朕將他革職查辦。”
你當皇帝的下這種旨意!
那應該沒問題了。
張榛又小心的問道:“萬歲爺,那出貨呢,東南沿海衛所的船那不可能跑北直隸來拉貨啊。”
這個也簡單啊。
萬曆不假思索道:“出貨你租漕船啊,漕船把糧食轉運到通州以後那基本都是空著回去的,而且漕船足有上萬艘,八百料的都有,給你把貨帶到南直隸肯定沒問題。”
行吧,這下我是沒問題了,你恐怕會有問題。
你竟然利用皇權做生意,別人背地裡會怎麼說你啊?
張榛想了想,還是委婉的提醒道:“萬歲爺,微臣這麼做恐怕會影響您的聲名啊。”
萬曆才不在乎這些呢。
大明的皇帝那都被文官忽悠傻了,這也不敢幹,那也不敢幹。
他就是要打破文官的桎梏,一通亂來!
蒲州三大豪族利用手中的權力都不知道賺了多少錢,他就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賺錢了?
如果信了那些文官的鬼話,什麼都不敢幹,那大明發展的所有紅利都會被那些文官給搶去。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大明自洪武朝和永樂朝至今不是在倒退,而是在發展,整個王朝產出的利益那最少翻了一倍。
特別是工商業,產出的利益估計翻了十倍都不止。
後世就有統計,隆慶開海以後,每年光是從歐陸殖民者那裡流入大明的金銀價值就在三千萬兩以上。
這都十多年了,流入大明的金銀最少都五億兩了。
但是,朝廷的稅賦並沒有增加多少,所有利益那幾乎都被文官既得利益集團給奪去了。
他這當皇帝的更是一文錢都沒撈著。
這還只是開始呢,萬曆朝四十多年,流入大明的黃金白銀最少價值上十億兩。
如果按歷史的軌跡發展下去,這些金銀那全部會被文官既得利益集團奪去,最後,大明王朝會窮得糧餉都發不出來,文官卻一個個富得流油!
所以,聽文官的那就是傻叉,趕緊跟他們搶錢用以發展武力才是正理。
朕就以權謀私,怎滴?
萬曆毫不在意道:“誰規定當皇帝的就不能賺錢了,你只管放心大膽去幹,賣一千萬斤朕也給你分一萬兩,你幹得好了,朕給順嬪擢貴妃。”
哎呀,我寶貝女兒還有機會擢貴妃啊?
那不管了。
幹!
張榛連連點頭道:“微臣明白。”
小說《洞若觀火》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