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說《我爹嬴政》推薦大家一讀,這本小說的主角是趙昌嬴政,主要講述了:桓齮選擇圍困平陽來引誘武城支援,不只是因為武城難攻,更是因為平陽本身對趙國具有重要意義。誘餌越珍貴,就越能發揮作用。平陽從前是平陽君趙豹的封地。趙豹乃趙國宗室。他哥是趙惠文王,他弟是平原君趙勝。它不是…
《我爹嬴政》免費試讀第38章 攻與守
桓齮選擇圍困平陽來引誘武城支援,不只是因為武城難攻,更是因為平陽本身對趙國具有重要意義。
誘餌越珍貴,就越能發揮作用。
平陽從前是平陽君趙豹的封地。趙豹乃趙國宗室。他哥是趙惠文王,他弟是平原君趙勝。
它不是普通的邯鄲守衛城,它是一座能和趙宗室扯上關係的城池。
在這種情況下,秦軍如果硬生生把平陽打下來了,無疑是虛空扇了趙國一巴掌。
趙丟一小城,更丟一大臉。
因此,哪怕只是維持趙國宗室的尊嚴,其他城池的趙軍也一定不會放過支援平陽的機會。
這簡直是再合適不過的誘餌。
“斥候如何探聽的消息?”平陽守將連澤怒了,“東側北側均有秦軍陣營,南面也有行軍,我要誇你們傳遞及時,沒讓平陽被徹底圍困嗎?”
確實挺及時的。典利比桓齮先行動,因此他的隊伍到達了指定位置,桓齮南方的軍隊還在前壓。
現在就是給平陽一種秦軍還沒佈置完畢的感覺。
大戰在前,不是無能狂怒的時候,連澤壓下怒氣,下達急令:“奇,攜報速回邯鄲;單象,率卒前去武城;夾,你與人繞去兔臺,道:秦大軍來犯平陽。”
信息的傳遞都是宜早不宜遲的。
秦國再次攻趙。哪怕不是為了求援,平陽都有這個義務,也必須盡到這個義務,把這件事告知其他城池並上報邯鄲。
絕對不可以讓趙國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面對再度進攻的秦國。
連澤道:“眾將士聽令。尚雲,再率四千卒分於四面城牆;驅,清點滾木礌石藉幕等守城器械;興,動員城內壯年男子;風與,組織城內婦女老幼,令其整備糧草投餵戰馬……”
一條又一條命令下達,守備力量也隨著連澤的梳理各就各位。
攻城是難事。城池的城為厚而堅的土牆,池為深而寬的壕溝。如果是在平原,大軍對壘可以短時間以人數、戰術碾壓。但攻城,特別是正面攻城,人再怎麼多,能開戰的地方也只有四面城牆。
在沒衝破城門之前,進攻一方通常要付出慘烈的代價,才能穿過敵方的重重防線。
連澤聲音慷慨激昂:“秦軍敢圍平陽,是欺辱我趙人!今天我們就要讓秦軍看看,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進攻平陽,是愚蠢而錯誤的選擇!此戰,勢必退秦!”
“退秦!退秦!退秦!”聽到守將的話,士卒也湧上熱血,齊聲怒吼。
趙人的好戰也是刻在骨子裡的,脾性更不是軟弱可欺。秦軍突然打平陽,簡直是蹬鼻子上臉,放誰身上誰都受不了。
被秦圍住,不會讓他們舉手投降,只會讓他們更想反抗。
在外力的壓迫下,平陽城內的趙人迅速擰成一股繩,人人都憋著一口氣,根據將領的吩咐,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
誰人負責營修壁壘,誰人負責開挖陷阱,誰人負責分發物資……
與此同時,城外的桓齮也已經就位。
遣派而出的斥候源源不斷地送回探得的消息。
斥候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停的。不管是開戰前後,還是戰爭途中,必須有足夠的靈活機動人員時刻監控對方動向。時勢瞬息萬變,軍令也應當做好隨時調整的準備。
戰場之上,連小小的風吹草動也不能放過。只有獲得更多信息,才能更精準地判斷形勢,進而把握時機,開展下一步行動。
“趙軍已經遣人出城北去了嗎?”桓齮琢磨。
邯鄲派來支援是必然的,但最好不要讓他們來得太早。
“尼,帶兵襲擾往邯鄲去的小隊。”
然後他又道:“管術,分兵虛圍平陽城西。”
既然平陽已經把消息傳出去了,那圍城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可以虛虛補上了。
桓齮再下命令:“令典利派兵去阻斷護城河的水源。”
把護城的壕溝廢掉,為後續的進攻鋪路。這也是說明,此刻的秦軍正式吹響了攻城的號角。
圍攻平陽,雖然在戰術上只是誘餌,但就算是裝樣子也得裝得像一點。更何況,攻下平陽,其實本來就是秦軍的戰略目標。
想幹掉武城趙軍是真的,想幹掉平陽趙軍也是真的。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兩相交織。圍平陽而殲援軍,就算這個目的被敵方洞悉,他們也仍然要按照桓齮的設想行動。
只因為,平陽不可以被輕易放棄。
武城趙軍就是這樣想的。
他們和平陽就是隔壁鄰居。這是鄰居有難,再加上秦軍的刻意縱容,所以武城第一個收到消息。
看到急報的武城守將錢益緩緩呼出一口濁氣。
秦軍終於來了。時至今日,他有一種塵埃落定之感。
此刻給他的選項中,沒有“不救”這一欄。
倘若旁觀平陽危機,哪怕是最無知的士卒也知道,這對武城來說就是自尋死路。
“點兵,隨我出城支援平陽。”錢益平靜地下令,同時他道,“文業,你來率領剩下的士卒,按照往常,巡防城牆。”
“是。”
武城軍也在命令之下緊急行動,一股無言的緊張在空氣中蔓延。
籌備糧草、武器、戰馬,準備周全,才能夠率軍進攻。
“各位應當明白,我武城與平陽唇亡齒寒。此次支援,平陽在前,武城在後,前後夾擊,進攻秦軍。邯鄲援兵必在行進途中,待我等延住秦軍,將以大軍殲之!以我之令,出城!救平陽!絕不讓秦軍再進趙土一步!”
只要上了戰場,就該做好犧牲的準備。
武城軍出城後大傷是肯定的。但這是為平陽緩解壓力,能緩解多少是多少。如果去晚了,萬一平陽被攻下來,那該怎麼辦?
況且,這周圍又不是沒有別的趙城。武城出兵,其他城的趙軍肯定也會出兵,匯聚起來,就足以抵抗正在圍攻平陽的秦軍。
這也正是桓齮先圍東北,再阻攔傳信邯鄲的趙軍的原因。
他不希望幾個趙城組隊,從各方同時救援平陽。這樣會增加秦軍的作戰難度。
在桓齮的預估中,武城會第一個出援,緊接著抵達平陽戰場的,應該是東北方向的兔臺趙軍。
由於東北側沒有留下讓平陽傳遞消息的渠道,他們需要繞路通知兔臺。因而,雖然兔臺離平陽也不算遠,但反應會比武城慢許多。
在兔臺等軍之後的,才應該是邯鄲的支援。
只要桓齮能控制好各地趙軍在支援上的時間差,就能讓他們“葫蘆娃救爺爺,來一個送一個”。
小說《我爹嬴政》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