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拋棄家人後,我發家致富了這書“愛吃西藏野菊米的絕叔”寫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歡,講述了馬衛東的故事,看了意猶未盡!《八零:拋棄家人後,我發家致富了》這本連載中的都市種田小說已經寫了104635字,最新章節第49章 付母訓女;爭執。
一、作品簡介
你喜歡看小說嗎?一定不要錯過愛吃西藏野菊米的絕叔的一本新書《八零:拋棄家人後,我發家致富了》,主角是馬衛東。主要講述了:上一世馬衛東還好奇,馬衛燕怎麼會嫁給那種人,現在想想,怕是被郭麥蓮和馬耀東逼著嫁出去的。畢竟,那時候的父母就是天,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當然可以。”郭麥蓮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懷好意的笑容,說:“但我們養了……
二、書友評論
八零:拋棄家人後,我發家致富了這本小說是我一直從頭連著看到尾的書,好看,我喜歡看小說,看過很多,喜歡看完結的書。這本還是唯一一本每天追著看的,現在每天只能看一集實在是不過癮。
三、作品賞析
上一世馬衛東還好奇,馬衛燕怎麼會嫁給那種人,現在想想,怕是被郭麥蓮和馬耀東逼著嫁出去的。
畢竟,那時候的父母就是天,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當然可以。”
郭麥蓮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懷好意的笑容,說:“但我們養了她這麼些年,總不能白養吧,那些錢就……”
不等她話說完,馬衛東就直接打斷道:“行,那我還是要工作吧!”
“別啊,我不要錢了還不行嗎!”
見狀,郭麥蓮只得放棄。
但她內心裡,已經不打算將剩下的錢給馬衛東了。
……
城裡人分家不像農村那麼麻煩,在張大媽與一眾街坊的見證下,馬衛東與馬耀東分為了兩家。
除了一間平房和400塊錢外,他們還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糧食和鍋碗瓢盆等雜物。
搬完了東西,兩家又跟隨著張大媽去了一趟街道辦,把戶口給分開了。
過去戶籍還歸街道辦,而不是派出所。
甚至就連結婚離婚,也是來街道辦,不需要去民政局。
除此之外,街道辦還會幫著你找工作,每天街道辦都會張貼一張告示,上面會標記招工名額。
那些待業青年們,基本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道辦,看看自己有沒有被招走。
由於無業……不對,是待業人口過多,所以上面要求各單位各企業,儘可能的多招收員工,哪怕是臨時工。
這也使得原本一個人的工作,現在兩三個人幹,不少企業開始發展三產企業和大集體,放開就業限制。
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車薪。
要知道那時候全國足足兩千多萬城裡人沒有工作,而城市人口都不到總人口的20%。
很多等不及的人,為了謀生只能選擇去靈活就業,也就是當個體戶。
從79開始,上面已經要放寬對個體工商戶的限制,同意待業青年根據社會需要,從事個體經營。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實際上,這個時間段,你只能去街頭修鞋擦鞋、修自行車、理髮,要麼就是給人縫紉衣服、修繕房屋、代寫書信、蹬三輪。
至於擺地攤賣東西,那仍然屬於投機倒把的行為。
雖然有著不少人,已經在擺地攤了,但只要見到投機倒把辦公室的人那就得跑。
被抓住了不但會罰沒所得,還會被教育,到時候不但失了財,還會相當的丟人。
畢竟,在那個年代的人看來,投機倒把那可不是正經人乾的,正經人就應該進國營企業或者進機關。
“衛東啊,你也看到了。”
張大媽指著街道辦院裡烏泱泱的人頭,對馬衛東說道:“現在街道辦需要安排的待業人員太多了,最近我們打算籌辦幾個集體合作社,你要不要進去?”
“不了。”
馬衛東搖了搖頭。
集體合作社就是大集體,也就是所謂的集體產業。
過去那些早餐鋪子、縫紉社、自行車修理鋪,就都屬於集體產業。
集體產業的人員,要比國營企業賺的少,各方面的待遇也都不如,所以會低人一等,找對象都不帶找這樣的。
當然了,馬衛東倒不是覺得進大集體丟人,而是他只想賺大錢。
“衛東啊,雖然你們拿到了400塊錢,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吧?”
張大媽苦口婆心道:“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從去年開始,肉、蛋、禽類、水產品、蔬菜等價格就開始上漲了。
過去一個人一個月8塊錢的開銷,現在一個月至少得10塊錢,你這些錢能支持你們兄妹倆多久?你不工作能行嗎?”
小說《八零:拋棄家人後,我發家致富了》試讀結束!